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电影求索路 > 第37章 艺术知识小百科(56~60)

第37章 艺术知识小百科(56~60)(2 / 3)

80年代中叶,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提法已不多见,但新起的导演,如关锦鹏、王家卫、张婉婷、罗卓瑶等仍在进行卓有成效的艺术创新,而大陆的第五代导演也在和香港电影界联手从事新的电影创作。

58.台湾新电影。

“台湾新电影”是指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电影艺术家的电影革新运动。

当时,台湾政治上的改良、经济上的“起飞”以及文化上的开放,已造就了台湾社会的新生代。

自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大都生长于台湾,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和专业培养,有的还曾在发达的西方国家留学。

在他们身上,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传统、台湾本土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质、西方社会现代的价值观念互相撞击与融会,积淀为一种厚实却又充满活力的新的文化精神,而台湾新电影便是台湾战后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

研究者普遍认为台湾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运动,是从1982年8月四位台湾电影界新导演合作导演的影片《光阴的故事》开始的,其代表人物有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陶德辰、张毅,王童等。

他们以中央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为大本营,以独立制片的香港新艺城台湾分公司等为阵地。

其主要作品有《光阴的故事》、《海滩的一天》、《风柜来的人》、《小毕的故事》、《搭错车》、《油麻菜籽》、《玉卿嫂》、《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青梅竹马》、《我这样过了一生》、《恐怖分子》、《恋恋风尘》、《悲情城市》等。

在上述作品中,颇具文学性的乡土题材与充分电影化的长镜头和深焦距的镜语体系有机融合,总体风格呈现一种南方电影特有的隽永的韵味。

台湾新电影一直在艺术与商业的夹缝中艰难地迈步,艺术上的实验性质导致票房价值的日益低落。

59.“主旋律电影”。

1987年3月早广电部电影局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针对当时电影市场和社会思潮出现的新的矛盾和挑战以及急剧兴起的“娱乐片”大潮,为了坚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创作指导思想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囗号,推动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讴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现实题材影片的创作,涌现出如《开国大典》、《焦裕禄》等优秀影片。

1994年1月在党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对“主旋律”内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概括,并且明确指出:“弘扬主旋律,使我们的精神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发展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主题”。

电影界实施的“精品工程”把“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

60.非线性剪辑。

“非线性”在英文中的译文是 nonlinear。

这是针对磁带的编辑方法而言。

如果我们将磁带编辑方法称作线性,即连续的、带式的编辑,则电影就是一种非线性、非连续性的随机性的编辑方法。

在数字化时代,由于音、视频信号的数字化,使得运用计算机平台进行后期编辑处理成为了现实。

即利用计算机高效处理数字信号的功能处理需要随意编辑的、已经数字化的素材数据,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数字式的非线性后期编辑方法。

集电影剪辑和电视剪辑两者的优势为一体,为活动影像节目的创作者和制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简便高

最新小说: 星言 霍格沃茨的混子教授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斗罗:武魂方天画戟,我孝出强大 从仙武大隋开始 斗罗:千仞雪陨落?我一剑弑神 济公:大婚出家?半夜胭脂敲我门 斗破:萧家落魄?我破棺而出! 蛊道长生:从炼出烬蛊开始 神印王座:圣光背叛,暗牧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