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距离罗布泊不远,尼雅遗址也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精绝国和楼兰一样消失的很彻底很神秘,也同样是被外国人发现,楼兰也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要了解一个古迹的文化,最好能找到文书,所幸的是在两个地方都找到了文书,在楼兰的遗迹中的出土的各种文书、简牍,被称作罗布泊文书,涉及的有汉文、佉卢文、早期粟特文文书,根据公布的情况来看的话有汉文木简、纸文书576件,其中纪年文书48件,最早的为魏嘉平四年(252),最晚的为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内容包括朝廷诏令、行政长官西域长史及军事长官都督的衙署公文、公私信函等,反映出当时戍守屯垦、商业活动及仓库、客馆、医院、铁器兵工作坊的情况,以及楼兰与河西诸郡、西域诸国的联系。佉卢文文书有49件,内容为诉讼文书、土地买卖契约、公私信件等。文书中出现鄯善王安归迦的名字与一些官职名称,据此可推测安归迦王在位时,鄯善曾派官员进驻楼兰城。早期粟特文文书则仅发现数例。而在尼雅古迹中则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织锦和写有佉卢文的木简函牍。法卢文出现的频率之高让人兴奋,所以法卢文成了研究两个古城联系的关键点。在尼雅遗迹中关于佉卢文的解读中提到这样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法卢文解读如下:“尼雅王国长期受到来自西南方SUPIS人的威胁与入侵。可以说,尼雅王国是在预感大难临头中,忧心忡忡地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木牍的文字表明SUPlS人对尼雅王国的威胁到入侵是一步步地加深,如“SUPIS人之威胁令人十分担忧,余等将对城内居民进行清查”;“现有人带来关于SUPlS人进攻之重要消息”;“现来自且末之消息说,有来自SUPIS人之危险……,兵士必须开赴,不管有多少军队……”显然尼雅人无法抵御强大的SUPIS人的进攻,“SUPIS人从该处将马抢走”;“SUPIS人抢走彼之名菩达色罗之奴隶”。”考古学家们在这个沉睡了1600年的废墟上,看到了宅院四周尸骨累累,内部各种遗物四处散落,房门敞开或半闭。用来存放佉卢文的陶瓮密封完好没有拆阅,储藏室里仍有大量的食物,甚至纺车上还有一缕丝线。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尼雅王国在面临长期的入侵威胁后,遭到了惨重的致命一击,甚至没有留下最后的文字记载。而回顾佉卢文,它的本身也是一堆谜团: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公元l—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但是问题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它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历史学家们摸不着头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