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族群所创造的文明都带有海洋文明的色彩,由于居住在温暖的南方,可以常年在海上活动,衣食住行处处都表现出海洋民族的特征。后来百越族群之一部建立了越国,所以我们又把百越族群称为古越人。古越人他们之所以称为“越”,是因为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使用双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器,从事稻作农业和渔猎,住“干栏式”房屋,尚铜鼓,精于剑,熟水性,善舟船,有凿齿和断发纹身习俗等等,像这种船形棺或是崇拜自己创作舟船的智慧,或者是以渔为生的人特别不喜欢沉水的材质,亦或认为是死亡地狱的象征,所以越人喜欢采用密度极小,称之为软木之王的楠木来做船棺。
虽然都是船型棺木,但是小河墓地的船型墓其实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小河墓地的棺木是倒扣的船形墓地。小河墓地的棺木:两根胡杨树干被加工成一对比人体稍长一些的“括号”形,这是棺木的侧板,“括号”两头对接在一起,将挡板楔入棺板两端的凹槽中固定,没有棺底,棺盖是10多块宽度依棺木弧形而截取的小挡板。活牛被当场宰杀剥皮,整个棺木被新鲜的牛皮包裹。牛皮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收缩,沙漠中干旱的气候会蒸发掉牛皮中所有的水分。最后牛皮紧紧地、严密地将棺木包裹,表面变得像盾牌一样坚固,船型棺盖——那些摆放上去不加固定的小挡板便因此非常牢固。
但是我面前的沙漠下的石墓室还是第一次见,特别是这种石棺,这种格局,别说在沙漠里难得一见,就是整个考古史上,都很少见到这种的墓室内部格局,特别是这诡异的灯,莫非这是一个现代墓葬?如果是那么供电设备在哪里?这到底谁的墓?如果不是现代墓葬,我都怀疑是超现代文明的墓葬了,没准这就是探险家们一直想寻找的超现代文明古遗址?我心中一喜一忧,喜的是,如果我能活着出去,那我这名小小的考古学生还没有读完大一就可以闻名世界了,忧的是,如何出这间密室呢?一边沿着墙壁走,发现没有任何作为出口的缝隙,越来越孤寂。这些墙壁上的符号是完全看不懂,壁画也一样,想到壁画,我就想到了XJ久负盛名的岩洞壁画。赫赫有名的敦煌莫高窟不也就在罗布泊旁边。说起莫高窟,其实是在秦汉三国后的事情了,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十六国时期,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莫高窟的壁画,听说里面的飞天壁画闻名世界,如果这次没有出意外的话,我想我和我的导师他们此刻就应该欣赏那些婀娜的飞天仙女壁画了。每个平凡男人心中都有美女的向往,所以佛家心中的仙女形象十分让我好奇,我只能从书籍的插图中想象一下那个壮丽的画面了。导师他们不会也困在这个怪异的地下宫殿之中吧,所以心中又燃起了希望。除了有名的莫高窟壁画,XJ很多山脉都有洞壁岩画,岩画最多的便是北疆依靠的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等山脉都有岩画,岩画内容很丰富,有自然动物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啊,不过很大一部分有男女生殖崇拜的岩画,生殖崇拜在小河墓地中也有深深的体现,置于这两者的关系还没有人下过结论,但这绝对不仅仅是一支古老的民族而为,学者也无法断定。想到这里,就会觉得人类很渺小,“有一种菌草,日出而生,日落而死,终其一生,不知黑夜与黎明;寒蝉春天生而夏天死,一生不知还有秋天和冬天;相传有一种神木名叫大椿,将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殊不知在天地之间,也不过是弹指一瞬,”所以未知的很多,但是我想把我现在身处的宫殿字符倾向于一个未知的古老的民族。
说起这个古老的民族,还是要提一下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