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花铁蛇 > 第52章 张兄求教

第52章 张兄求教(1 / 3)

大盛王朝的朝会,根据其出席人员的秩级、数量,又分为“大朝会”和“小朝会”。大朝会,一般由皇帝主持召开,京城中重要的文臣、武将以及诸侯、诸国使臣均要出席,真可以说是群贤毕至、显贵云集,所议的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正月十五日是固定召开“大朝会”的时间,这场大朝会也被称为“春会”,另外有一个固定召开“大朝会”的时间是九月十五日,又被称为“秋会”,另外当朝廷遇到难以决断的重大事项,如国内叛乱、对外战争、立储废储等,当朝皇帝也可以选择通过大朝会召集文武百官商议。

“春会”召开之后,这一年的施政方向和重心也就确定了,各级衙门以此为纲领布置本衙门的工作任务,标志着国家机器的正式运转,所以正月十五的那场大朝会,又有“开朝”的说法。

弘文六年的开朝大会,注定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局面;前有“文官”“外戚”之争,如今又搅进了“帝”“后”之争,原本文官、外戚、武将三足鼎立的格局,霎时变为四方博弈的局面。只不过“帝党”这支力量仍然潜伏在水面之下,而皇帝有意通过这次大朝会,决心将自己的心腹力量搬上台面。

皇帝的自认为的“心腹”,其一是外太尉丁式程,其二便是光禄卿张忌傲。不过这两人能力一般,主要是不掺和“文官”和“外戚”之间的争斗,放在“三公九卿”的位置上不过是占个坑而已,免得这些高位被这两派的人抢去。

真正被皇帝视作有能力又有忠心的,便是如商允臣、郎绾之类的清寒士子出身、不被“文官”“外戚”待见的中下级官吏。自从刚上台时商、郎二人被群臣如潮水般的弹劾奏章赶下台后,皇帝接受了教训,将这些人安插在不起眼的位置上,以免他们被崔正、杨坡的人赶尽杀绝。

不过皇帝中意的“心腹”之中,有一点尚有欠缺,那就是他们或是像丁式程一样对官场上的争斗毫无经验之人,或者就是像商、郎这样一根筋往前冲却不知道提防暗算的人;更为重要的是,皇帝身边缺少一个摆得上台面的重臣支持。

丁式程、张忌傲这类将门出身的,纵然能够提到“三公九卿”的高度,但是无论是经验还是智谋,与崔正这样的新贵都差了一大截,更无法与杨坡这样的“三朝旧臣”相比。商允臣、郎绾之流固然有能力、有忠心,但是出身低贱、背景太弱,纵然有皇帝的鼎力支持,也难以与“文官”或者“外戚”抗衡。

刘彦钊放眼京城,竟然找不出一个能够协助自己扩大权力的帮手。不过就在最近,他忽然注意到一个人,一个因当年的“太子逆案”被牵连、外放的大人物——原大将军、现安西将军周绰。

当年高祖皇帝刘义臻在病榻上曾与刘彦钊有过对话,那时刘彦钊对自己把控朝政没有信心,特别是对如何处理崔氏外戚与开国重臣之间的矛盾忧心忡忡。那时老皇帝对他说过,如果真的到了崔氏一党与杨彦坡一党斗得你死我活之时,可以重新起用周绰。

周绰当年因为“太子逆案”被贬黜边疆,而新皇帝重新重用他,就是对他施恩;以周绰的性情,必然对新皇帝忠心不二。这是刘义臻的天子心术,也是留给儿子的重要遗产。

当今的朝局,“文官”“外戚”虽然频频斗法,但是基本的格局还算稳固,两派也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境地;但是刘彦钊已经急不可耐地要启用周绰,他想尽快改变这个局面,在“三公九卿”之中安插更多的心腹爪牙,以助他把控全局。

在这次“春会”上,皇帝已经做好了准备将自己属意的人调入京城、安排在重要的职位上,所以兴致非常高。这次大朝会的前半段照例是各级官吏的工作汇报,而下半段的重要人事任免才是这个“春会”的高潮部分。

最新小说: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战国生存指南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谍战: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 帝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