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巨佑快马回到帝都。才下马,巨佑便赶到宫里见了皇帝。
“事情办得如何?相佐可答应培养朕的儿子?”
“回禀陛下!陛下料事如神,臣还未说明孩子是男是女,陛下就知道是小皇子了……”
“少拍朕的马屁,你过了一宿才回皇都,不是在相佐家中待着还能待在哪里。说吧,相佐见到你时反应如何,又是如何答应的?”
“陛下,相佐见到微臣时面露一丝不愉,虽然不很明显但微臣还是感觉到了。但他随即掩饰了下来,装作一副风清云淡的样子,令微臣无法揣测他的真实想法。当微臣向他表示陛下您的意思时,他犹豫了一会才答应了,不知是因何缘故。”
“果然如此……”封骨枯提起了一只笔,“可是一皇子?”
“呃……是的!”
封骨枯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巨佑凑近一看,正是“封平”二字,巨佑心里嘀咕:这恐怕就是三皇子的名字了。
封骨枯看了一眼巨佑:“可看清了?”
“看……看清了。”
“朕共有三子,长子封武,次子封文,取武定国文兴邦之意。至于幼子,朕希望他像常人一般平凡就好……”
封骨枯的解释出乎巨佑的意料。巨佑原本想着封骨枯会偏爱这个小皇子,毕竟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生母都不是乾阳境内人氏,为了江山稳固不被外人干涉,封骨枯应该着力扶持小皇子才是。况且小皇子已被送到相佐手中抚养,那可是相佐啊,难道皇帝只是想让相佐教小皇子念书识字吗?开什么国际玩笑!
巨佑又忘了,人都是有两面性的,铁衣的冷酷下尚有一丝柔软,身为帝皇的封骨枯又怎么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权谋家。
封骨枯发呆了一会儿,忽而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于是摆了摆手:“且退下吧!”
“喏!”
……
封骨枯觉得有些乏了便坐了下来,向一旁的海公公道:“海江,给朕沏壶茶来。”
“喏!”
海公公退下沏茶去了,封骨枯一人坐在偌大的御书房里,无聊地翻着些堆在桌上的书籍,不一会便睡着了,手中的书也掉在了地上……
海公公再进来时,封骨枯的鼾声已经响起。海江轻轻将茶放下了,于他处寻来一件毯子给封骨枯盖了,顺手捡了地上的书放回书架,看着封骨枯依旧没有惊醒,海江没来由得做叹气状,又轻轻把门合上退下了。
第二日,百官上朝时,封骨枯说有事宣布,众人便将奏呈暂且压下了,欲先听完皇帝的话。
“如今,乾阳大局已定,我封帝帝国虽立国时日不久,但也该把储君的事办了。众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所言甚是!”
“陛下所言有理!”
底下大臣们都随声附和,没人愿意在这时候惹皇帝不快。他们倒是附和的轻松了,大皇子封武和二皇子封文却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被对方夺了太子之位。
“既然众爱卿都同意了,那……吾儿封武可在?”
“儿臣在!”大皇子心中欣喜欲狂,但此刻是在朝堂之上,倒也极力克制了心中的激动,面带微微笑意,气势十足地走了出来。
二皇子听到帝椅上的父皇说出封武的名字时,心头顿时如五雷轰劈,魂儿即丢了一半,耳边像是打了几回天轰只听得到嗡嗡声。即便努力上进却依旧输给了封武,封文心中无奈,脸上不由露出苦笑,像是自嘲。
“朕之长子封武,今已年十八,随朕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武艺超群,统军有方。朕今日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