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9
题目:海难? 1948120318:45
(以下是一则报道文章,推断是从杂志上撕下的)
-
1948年12月3日15时,江亚轮满载着4000余人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出发开往宁波,
乘客中仅有2207人持有当日船票,搭载人数远远超过1236人的定员人数。
18时45分,吴淞口外横沙西南白龙港海面水道,江亚轮刚驶出吴淞口,其右舷后部骤然传出一声巨响,
船体随之剧烈震动,所有灯火顷刻熄灭。与爆炸处紧挨的电报房瞬时坍塌,收发报机损毁,与外界联络中断。
船头驾驶舱内,求援汽笛仅仅象征性地鸣响了一声,就再也发不出音来。
很快,左舷迅速倾斜,不到4分钟江亚轮已沉入海底。船上乘客大多数随船沉入海中,
仅有千余人逃离沉船,罹难人数3100人左右。
-
结论:事故之惨烈、救难之悲壮、遇难人数之多,在中外海运史上都是空前的。
-
关于这起事件,在该年12月2日,官方承认了江亚轮是被炸沉的。
在1948年12月,国民党上海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飞往海州执行任务后,
在吴淞口外上空,机上悬挂的一枚重磅炸弹脱钩坠海。
“江亚轮”此时恰好驶经这片水域,炸弹坠入客轮右舷水中,被行驶中的客轮产生的引力吸向船体爆炸。
-
而在该结论出水前,民间也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被称为谬论的说法颇为“有趣”,大致记录如下:
-
船长在18时40分左右,听大副说前方左侧坠入不明巨物,建议稍微绕道而行。
而经验丰富的船长分析,因为坠入物离船不近也不远,此时直行也许并不会与其相撞,
若右转太急,船尾很有可能会刮擦到不明物。
因此船又往前笔直行进了一段距离,
据说老船长眼睛视力已经不大好,他让大副判断坠入物位置
而当大副紧急报告快要相撞时,船长决定轻微往右转向,好让船能与坠入物擦肩而过。
然而船本身航行的速度已接近40公里/小时,同时船上超载上千名乘客,
这让轻微的转向都已来不及做到,
老船长还未及时发布紧急预警,
爆炸声就突然来临了。
只有在船顶层的部分游客来得及跳入水中逃生,
即使处于中层的游客,也已来不及跑上甲板,被海水拽入了深渊。
-
针对这个已经被否定的说法,当时还产生了一些讨论
一是,如果在大副报告的时候,船就往右转,也许还来得及;但风险一样大,
因为船速和超载问题很大程度降低了船的灵敏度,而若在急转的情况下相撞,
顶层的乘客也非常有可能被甩入水中,砸进海里。
所以其实船长在这一时机的判断没有问题。
-
二是,如果老船长换大幅掌舵,也许操作能更果断,从而化解危机。
但事实上,大幅掌舵因危机经验不足,很可能更慌张而无法作出合理判断,
再加上船长本身眼力已衰退,若只作为指引者似乎更加不妥。
因此换掌舵人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