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去海兵那天,整条街都沸腾了,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带来了,抬头祝贺完杨毅,低头就鼓励孩子。杨毅口里应承着,心里阵阵寒意侵袭,执政者成功的激起了整个日本民族的狂热,狂热的后果却是要大多数普通人来承受。当然,这些大多数首先是自己亲人朋友和自己的人民,杨毅更坚定了……
再次回到海兵,所有的都变了,阳光依然很温暖,却没有了安乐祥和只有紧张忙碌;空气依旧很清新,却没有了温柔体贴只有严肃刻板。杨毅对自己说,很好,这也是我应该要的。
按照考试成绩,杨毅的床号78,学号也是78,海兵俗称“吊床号”,这个号码杨毅很不喜欢,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什么也做不了,逢人要矮了一截,这个号码被人知道看到是会变脸色的。回到海兵,杨毅想做的事情很多,最明确的就是改变这个号码。
按照这个吊床号,杨毅分在了七分队,紧挨着自己的自然就是来自北海道见过的野兽比人多的高木三郎。高木看上去软弱,可杨毅知道自己考了两个第一都才在这个位置,他紧跟自己肯定有过人之处。虽然他一有机会就追着自己问英美女鬼畜的事情,搞得自己有点接不住,但这也是他的实在之处可爱之处,但在海兵在军校高木这种性格绝对不被允许的。这不,报道后的第一项集体活动——新生自报家门,野兽遍地跑的北海道决定了高木性格,也就决定他音量不可能让人满意,虽然他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招来了“1号生徒”的大声斥责,高木吓得缩了起来,杨毅看不下去了,“报告,北海道人很少,请允许他慢慢转变”。不说话还好,只有一门炮,杨毅的理由招来了漫天盖地的炮声,当然所有的火力都是对他的,一个人说话都有回声的房间立刻填得严严实实。杨毅已经感觉到有雨点落在脸上,可不能动更不能说,杨毅知道再多说一句,老生徒们会马上拆人的。可实在受不了,杨毅正准备大喊“天皇万岁”……
就在这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盖住了所有的嘈杂,“报——告”那是高木的啸叫,没人愿意别人因为帮自己而承受。高木点燃了自己全部的潜力,压住全场后,高木缓了口气,接着狂啸“北海道高木三郎,请多多指教”
声音之大,老生徒们都不禁挠了挠耳朵,学号最靠前的“1号生徒”——他是这里当然的老大,发话了“下一个”,有了这一番,啸叫声此起彼伏,最后老生徒都满意地挠着耳朵走了,世界清静了。
军校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固定的,起床是雷打不动的,晨练也没人破过,此外还雷打不动的就是背诵天皇的《军人敕谕》和由“军神”东乡平八郎手书的“五省”。《军人敕谕》为明治天皇提出,由东乡平八郎写出,大致内容是:1。军人应以忠节为本分;2。军人须正礼仪;3。军人应崇尚勇武;4。军人应重信义;5。军人应提高素质。而“五省”也是东乡平八郎的手书:1、至诚不悖否(有不可告人之事吗)?2、言行不耻否(有不好的言行举止吗)?3、气力无缺否(是否精神充沛吗)?4、努力无憾否(是否已努力做到最好)?5、亘勿懈怠否(是否变得懒惰懈怠)?
看着东乡平八郎的手书,不得不说东乡平八郎不愧是日军的军神,他为日军树立了军魂,他的战功或许会随着时间和新的战功而被淡忘,他的魂魄却会因这几句精炼的话而永传。杨毅被手书透出的连绵不绝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震撼了,敌人永远是对立的,不可饶恕,但精神是超越敌我的,应该尊重。杨毅立起右手,敬下了到海兵以来第一个军礼……
海兵的日子属于自己的不多,每天也就晚饭后到睡觉前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虽这样说,可竞争的压力实在大,吊床号就是努力的结果,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是实实在在的表现,每拼掉一个就意味着你扭转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