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咚、空咚’的响声,怀疑下面有地窖,于是,拖开蒲团,发现有块方砖被活动过。于是,两人弯腰抠起方砖,果然露出个黑乎乎的洞口,料定书生就藏在洞里。朝下面喊道:“施先生,快出来吧!王爷让我们来请您回营哩”
听听下面没回声,又说:“先生,您不要害怕,王爷对您救了王氏一家、放走被俘人口的事既往不咎,只求您回到他身边就行,王爷还当众折箭为誓,不但不怪罪您,还要给您加官进爵……”
听听没回音,勃然大怒:“姓施的,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王爷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说到做到,你再不上来,我们可要下去搜了!”
说完,一个满兵果然跳下去,却不敢冒然往里钻,只将长枪往洞里乱扎,幸亏地窖深,扎不到底,书生退缩在角落里得以幸免。
洞口上的满兵说:“他手无寸铁,你怕啥,干脆进去把他拉上来得啦。”
清兵正要再往里钻,忽听头上哗啦啦一阵巨响!犹如大殿屋顶坍塌下来似的,无数砖头石块劈头盖脸倾泻下来,清兵被砸的头破血流,慌忙逃出神殿。回头看时,屋顶完好无损!疑心自己不懂异国风俗,进庙没参拜,受到神灵的惩罚,所以才下来那么多砖石。于是,再也不敢回头,匆匆逃出庙门,飞身上马去了。
说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既然龙王庙神殿没有坍塌,那么多砖头石块从何而来?把两名清兵砸的头破血流,仓皇而逃呢?
原来,这龙王庙紧靠满井而建。古人认为,天龙行雨离不开水,而满井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水源。所以,每当大旱季节,方圆百里前来拜神求雨的人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龙王殿中昼夜香烟弥漫,日久天长,将龙王爷金身熏得比灶王爷还黑!于是善人们请来泥瓦匠,在冲着大香炉的后墙上开了个“天窗”,将香炉中冒出的浓烟直接从天窗排出去,这办法虽然奏效,却给夜里飞入神殿栖息的蝙蝠、麻雀等鸟儿提供了方便之门,它们飞进飞出时排泄的粪便,正好落在龙王爷的金身上,臭气熏天,亵渎了神灵!
善人们几经思索之后,终于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砖块干垒堵住窗口,不用泥浆抹缝,既挡住了鸟雀出入,又能排烟通风。只是不牢固,稍微触动,就会坍塌下来。小松龄利用了‘活垒砖块’的这一缺点,驱走了满洲骑兵,帮助书生逃过这一场劫难。
满井一带是孩子们的乐园,小松龄从开始走路就常常背着家人悄悄来这里玩耍,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几乎天天都和小伙伴们在渓水中洗澡、抓鱼,或者去龙王庙里
捉迷藏、摸麻雀、掏鸟蛋......自然对神龛下面的地窖和天窗口一触即塌的砖块也不陌生了。值得人们深思的是,这些东西,对别的孩子来说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而他却在关键时刻将它们派上用场,出奇制胜地赶走了清兵。这对年仅四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所以当过路书生发现清兵来追捕他,急问藏身之处时,小松龄很自然地想起神龛下面的地窖来,又担心清兵找到地窖后把书生抓住,急忙跑回家中,扛起娘打枣用的长杆,步履蹒跚地出了门。
娘担心儿子扛着长杆去戳蚂蜂窝,随后追出门来,一路上喊不停步,问不应声,一个劲地往前跑。董氏更加放心不下,一直追到龙王庙后,才发现儿子要竖起长杆去戳砖块,她怕砖块掉下砸着儿子,边追边警告儿子多加小心。
小松龄吃力地竖杆子,回头示意母亲不要高说话,免得惊动龙王殿里的满兵。直到娘来到身后,才把他的意图小声告诉了母亲。。
董氏见年幼的儿子如此勇敢机智,欣慰地笑了,急忙接过长杆,顶住窗口上的砖块用力一戳,哗啦啦一声巨响,于是,发生了龙王殿中满兵被砸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