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离开过这个帝国的权利中心。
足够的年龄与见识,以及足够高的权位,让他能够清楚的看清他所侍奉的这位官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好大喜功”这四个字,在蔡京看来,形容的正是恰当。
无论是崇宁大观时的重回青塘,还是接下来十数年的用兵西北,亦或者即将开始的北伐辽国,哪一件不是体现了眼前这位官家好大喜功的性格?
若说收拾几个吐蕃人,只是重复了神宗时的故事;平灭西夏,也是自仁宗以来近百年的不懈努力。但若是能够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失地——这可是当年太宗皇帝都没能完成的事业!
若是此事在他在位之时完成,那么,百年之后,他在皇宋宗庙中的地位,便是仅次于太祖、太宗了——那便是皇宋的孝武皇帝!
这对这位好大喜功的官家,自然有着致命的吸引。
故而,他决然不会让其他的事由影响到不久之后的伐辽大业。而京中诸仓的储备,则早早的便被他预定,将会用于北伐辽国的军需。
所以,在得知广济仓大火之后,他才会那般的愤怒。
所以,在三皇子请求开仓放粮,救灾的时候,他才会那般犹豫!
想清楚了这些,蔡京自然不会犹豫。
“臣以为,京中诸仓干系甚重,不得轻动。”
“况乎陛下前些日子已经开放广盈、万盈二仓于三皇子赈灾,虽然灾民人数众多,但亦能撑上一些时日。”
“汴河已然在疏浚,纲粮不日便会北上,届时缺粮的危机自然便会解除。”
赵佶闻言,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问道:“那若是如三皇子所言,汴河未能及时疏浚呢?”
“那便将灾民遣散,至周边各州郡就食!”蔡京那苍老的面庞露出一份坚定,斩钉截铁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