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很少发表意见了。本来,文臣第一位的座位,理应由贾愿来做,可出于明哲保身的心态,和元起对诸葛亮的刻意培养,贾愿自动让出了这个位置,而退居到了第三位。不过,贾愿对元起的忠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该做的工作一样也没有落下,都是很出色的去完成,
同时,贾愿还主动担任起了诸葛亮老师的角色,诸葛亮的分析见解正确的话,贾愿什么都不会说;一旦诸葛亮偶有失误,贾愿就会旁敲侧击的提醒他,引导他回到正确的轨迹上来。有贾愿这样的老师,不得不说,是诸葛亮的一大福音。诸葛亮也没有让元起和贾愿失望,自从坐上文臣第一位的位置后,诸葛亮的决定仅仅出现过一次失误,很快就在贾愿的引导中纠正了过来,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失误。
见到贾愿暗中的赞同,元起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此役,就按照荀略先生和孔明的建议去打,我军兵分三路。传令崔守、高顺防守西部鲜卑,观时待变。李儒,你挑选人手,到西部鲜卑部族内散布谣言,激起他们内部的哗变;大哥,劳烦你统领本部人马,镇守上谷一带,抵抗连满;赵虎、马越、徐庶,着你三人率三万军为先锋,北上迎击阿卖提,暂时以防御为主,等某解决了扶余、高句丽,即亲率大军北上与你们会合。”
就在元起决定了战术之后,一个人忽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主公!此事断然不可!”元起抬眼看去,看到反驳自己命令的人,正是新近任命的谏言参军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