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眼下的局势,有些混乱,我等还需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之后,才能决定究竟该怎么做。”
元起看着荀略,开口问道:“先生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荀略理了理思路,然后回答道:“主公,日前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北方,想必意欲南侵的绝不止西部鲜卑一部人马,只是他们最沉不住气,所以最先动手罢了。若是主公调遣大批人马讨伐西部鲜卑,中部和东部鲜卑闻讯,必将趁幽州空虚,率兵南下,届时,我军将会变得十分被动。因此,略主张,我军应分出主次,选择最具威胁,同时也是最有把握战胜的一部鲜卑先克之,其余两路在主力军未分出胜负之前,应以防御为主。”
荀略的一番话,让大多数人都大点其头,表示赞同。毕竟,刚刚经过休整的幽并大军,很多新入伍的战士都还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战士。眼下的幽并大军主力,依旧是那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而老兵的数量,经过沙县一战之后,精锐尽失,在整个幽并大军中,只能占到三四成的比例,以目前的战斗力,想要完成全方位的战斗,确实比较困难。
轻轻点了点头,元起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问道:“孔明,你怎么看?”自从和诸葛亮一起研习了鬼谷十三篇之后,元起就知道,诸葛亮现在欠缺的,只是经验上的积累,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他必定会给世人一个完美的答卷。所以,元起有什么事,总是习惯问诸葛亮一句“孔明,你怎么看?”元起的做法,既是对诸葛亮的刻意培养,同时也能激发出诸葛亮更深入的思索。
诸葛亮的位置,在齐天的对面。位居文臣第一位。听到元起的问话之后,诸葛亮站起身来,先是向着元起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才开口说道:“主公,诸位,亮也赞同荀略先生的提议。亮以为,中部鲜卑虽是檀石槐之子连满统领,但连满此人胸无大志,粗于谋略。实不足为惧,遣一上将,即可将其拒之门外;西部鲜卑买当生性残暴,喜好鞭打部下士卒。其部下早已对其心怀怨恨,迫于其淫威,敢怒不敢言而已,主公可派口齿灵便之人。到其部族内散布谣言,并以重金买通买当身边亲信,不出旬月。买当所部定然发生哗变,届时,可令高顺将军出击,则西部鲜卑可破矣;唯独令亮担忧者,唯有东部阿卖提所部。阿卖提熟读经书史籍,精通谋略,实为我军之心腹大患。主公应亲自统兵北上,平定此巨患。”
顿了一顿,诸葛亮继续说道:“然则,在出征阿卖提之前,我军还有先做一件事。攘外必先安内,东部鲜卑与幽州境内的扶余、高句丽沆瀣一气,扶余和高句丽早有不臣之心,早晚必定自立,我军应作速铲除境内的不安因素,之后才能安心对外。”诸葛亮的意见和元起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扶余和高句丽,是两个早年间迁居内地的异族繁衍而来,天长日久之后,已成气候。元宏在位时,单独拿出幽州境内的两个郡,设立成王国,供两族子民居住,就是今天的扶余国和高句丽国,数十年下来,这两个小国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时常不尊朝廷号令,如果不是元起镇守幽州,恐怕他们早就反了。
对这两个王国,元起也是思虑很久了,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方为妥善。一方面,两国早有不臣之心,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但元起却苦无证据,想要征讨也是师出无名。另一方面,作为穿越者,元起预计在两国境内,有着巨大的地下油井,在这个世界,还没有人能够掌握对石油的运用,如果元起最先开发出油田,无论是用于军事还是民生,都将大大领先于这个时代,这一点,对元起可是个很大的诱惑。
一直没有说话的贾愿,在听到诸葛亮的分析之后,双目之中精光爆闪,随即消失不见,只是暗中向着元起点了点头,无声的支持着诸葛亮的策略。自从诸葛亮到来之后,贾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