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
“你们放心,我有儿子也有女儿,我老了不得要你们家里哪个养我!”
她一边说道一边挥舞着双手,眉飞色舞。父亲听了继母真诚的一番表白,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个女人确实不错啊,不仅人能干,而且心无城府,倘若她真能给我这个家一个帮衬,那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哦。何况她也没有说将来要靠我的子女为她养老,这样也减少了不少麻烦,可谓是两全齐美啊!我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她老了不得靠我家的兄弟姐妹,是因为对她自己的不自信?还是因为她从来就没有打算为我们这个家付出好多呢?她当我们家人都以为她是真正的无私奉献?没有任何目的地与我父亲结婚?完全是出于她那善良、仁慈、一副菩萨心肠?她很清楚,她说没有怀任何目的地与我父亲结婚,对她来说就不需要履行任何责任。既然她强调她没有丝毫目的,我们也就不可能要求她为我们做些什么,她做多做少完全是她个人的自由。但她又口口声声在我和大双面前说:
“读书之人要天良,前面的哥姐就不说了,你们两个小的和三凤将来如果对我不好,那是要遭旁人议论的……”
她的话总是这样前后矛盾,最终穷图匕现。其实,她是表面上的伪善,她疑心太重,杯弓蛇影,怕自己付出得多了,以后得不到回报,那自己不就亏大了啊!她殊不知,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父亲常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得苦瓜,种苦豆得苦豆。”我想就是这个道理。看来她是个货真价实唯利是图的女人。
电灯发出柔和的光芒,给人无限温馨。夜,还是那么静,只是今晚我家多了些欢笑。晚饭一过,父亲突然宣布:
“大家都过来坐一下,今天人齐,开个家庭会。”
还是围着刚才我们吃饭的那张方桌,这已经成了我家的惯例。每次哥姐们回来父亲都要宣布开个家庭会,把他在单位上的作风带到家里来了。其实吃饭的时候他也可以说的,但父亲做任何事情都挺认真,在家庭会上说话显得严肃,庄重,还能体现父亲一家之主的绝对权威。而吃饭时说话就不一样了,就显得很随意,轻佻。
大家精神抖擞地围坐在父亲身边,等着父亲的讲话。父亲运筹帷幄,讲话时字正腔圆,条理分明。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从二爹到两个双胞胎儿子,从家庭生产到子女的入学读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屋子里静得只剩下父亲那如洪钟的声音在回荡,我们都在等着父亲的发号施令。他是家长,我们都得听他的,即使他的观点错了,碍于面子,他也绝不会在子女们面前承认错误的,他觉得那样做使他会失去做父亲的威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父亲旁征博引,声色俱厉地说道。接着满满地吸了口烟然后吐出一团青灰色的烟雾来,他正了正身子继续说道:
“一时的火热发展到定点便是你痛苦的开始,城门失火,殃及渔池……”
“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时候就要向另一个方向转化,那有啥说的……”
这些古训父亲常常挂着嘴边警示后人,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能够安之若素,泰然处之。我们侧耳倾听,偶尔插上一句看看父亲的脸色,因为他决定的事情一般是不会改变初衷的。所以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当个倾听者。
三凤到城里闯了一段时间,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要准备出嫁了。我和大双此时刚刚升上初中三年级。每个姐姐出嫁都倾注了父亲的无数心血。想到姐姐出嫁,时光的指针迅速回拔……
大姐结婚时,我们刚满六岁,那时妈妈也还在世。父亲比现在轻松多了,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有妈妈替他分担。可如今三凤结婚什么事情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