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出嫁
桌子上的瓷盘里摆了满满一桌子菜,有韭菜炒豆腐干,干豇豆顿腊肉,米凉粉炒肉等。父亲笑吟吟的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新屋里走了进来,拿了一瓶沱牌酒放在桌子上。这张四方桌也叫八仙桌,在我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是我妈妈出嫁时的陪嫁。精致的做工,镂空雕刻,惟妙惟肖,上面刻有梅花,飞鸟,桌子的四方还有能活动的一排小柱子,用手轻轻一抚它就发出“唧唧嘎嘎”的悦耳声音,四个桌脚上镌刻着盛开的花瓣。黑漆斑驳的方桌历尽岁月的沉淀和沧桑,显得十分古朴而典雅。它除了用来吃饭还用作我们学习的课桌呢!它像一位迟暮的老人见证了和见证着我家的无数过往和悲欢。屋子右面的墙上张贴着乡政府赠送给父亲崭新的奖状,上面用墨汁写着几个黑色的大字:“奖给周xx同志:荣获果树生产先进个人。——xx乡人民政府。”与门方上悬挂的五好家庭光荣牌遥相呼应。一副双猫图画是寒假时学校发给同学们的年画,还有一副迎客松年画是父亲单位派送的,上面用毛笔写着:“祝;离退休老同志,新春愉快,合家欢乐——元山供销社。”父亲的单位每年春节都要给他们送上一些慰问品和一副年画,以体现了单位对离退休老同志的人文关怀。房屋里斑驳的白色石灰墙壁上。几张电影海报图画则让整个屋子充满了时代气息。餐桌旁一个硕大的用砖块修葺成的石柜占据了半边屋子,那是用来储藏水果的。
因为今天晚上兄弟姐妹都回家来在,继母也来在,好难得一家人齐聚在一起。菜肴散发出的香味刺激着我的味蕾,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盘子很快见了底。真是人好多干活,人少好吃饭。想到每次哥哥姐姐回家来劳动,一会儿工夫就把农活干完了,令邻居们羡慕不已。我为自己能有这么一大家人感到很幸福,很荣幸。
继母左手拿着一把芭蕉扇,一边慢慢地给父亲驱赶头顶的蚊虫,右手一边吃饭,显得十分恩爱、偶尔又在饭桌上方扇几下。尽显一个做妻子的贤惠、温柔,一脸谄媚。今天这么多儿女聚在一起,她多想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好妻子,是个优秀的好母亲。当然此时也是个给她自己表演的好机会、好舞台。她慢慢地品尝着可口的菜肴,努力地想使自己慌乱的心平静下来。渐渐地她开始找到了做女主人的感觉,话匣子拉开了:
“现在我的儿子女子都已经完成了,我没得啥子负担了,也没得什么拖累了,我来帮到你爹养这两个幺儿子。”
她信誓旦旦言之凿凿,脸上露出僵硬的笑容,眼光在我和大双身上游离不定。接着嗲声嗲气地说道:
“我还年轻,我小你爹十多岁呢?我也喜欢娃儿。”
话一说完“嘻嘻嘻”自顾自地笑出声来。你会帮别人养孩子?你真那么无私嘛?现在你没有任何负担了怎么不直接来我家呢?我心里满腹狐疑。大家都没有作声,只听见她一个人口若悬河,唾沫横飞,说到动情处泪眼婆娑,瞬间又眉开眼笑,高兴时还唱上几句山歌,
“我小时候就喜欢娱乐,几岁就登台……”
她自诩道,说到这里,她高兴得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马上手舞足蹈起来。她很具有表演天赋。这样的女人怎么不让人迷惑呢?何况我家彼时也需要一个女人。父亲是个从来都是顾全大局的男人,对继母的表演非常满意,他脸上露出了会意的微笑,接着意味深长的对大家说道:
“满堂的儿女不顶半个夫妻,养儿为了埋葬,夫妻为了生存……”
是的,无论多么孝顺的儿子不可能天天地守在自己父母亲的身边,何况,忠孝自古难两全。尤其是人到了老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身旁更需要一个知冷知热,嘘寒问暖的人,父亲深有体会。看到大家不置可否,继母像是在安慰大家,继续唾沫星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