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不请自来。午后毒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校园里到处都升腾着一股热气。未等到热气消散,一天的太阳已经西下,又将周而复始着。这样可怕的景象,让人想起了一句旧诗:“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这诗证明了:盛夏不是最好的季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认为:最美好的季节,应该是具备夏热、冬冷、春湿、秋干等元素,在数量上均衡地分布。HN和GX两省,常年热得有中暑的征兆,地处中国的亚热带区域。所以,这里一旦到了夏季,温度就会连日来居高不下,活像美国近代的离婚率。仿佛要在校园里谈一场恋爱,必定连亲吻时的唾沫都不够当解渴之用了。最近,学生们都发议论说:“这个夏季热气蒸人。”据说温度最高的时候,大可以现场烧烤。
苏童一从南京回来没多久,就计划复学了。今年夏天,苏孝贤打定主意,一定要让儿子想办法报考这里——本县的第五中学。下午他们去这所学校参观。苏童一以为这所学校,只不过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而已,并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的。然而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苏童一没能获得本县投考生的资格,时间已过六月,一切已成定局。苏孝贤急得团团转,连生意都无暇照顾,任凭它自负盈亏。几经辗转之后,才通过层层的关系打听到:教育局里有位可攀附的亲戚。那位亲戚对他说:“只要用金砖去敲门,任何学校都没有闭门的道理!”还表示愿意帮他的忙。
苏孝贤请那位亲戚到餐馆,放量地大吃一顿,晚上疲惫地到家。妻子忙问他事情怎么样了,替他宽了衣,还吩咐苏童一到客厅去给他斟一杯茶来,以作醒酒之用。苏童一慢吞吞地去了,听得父母在房里大声地说话。苏孝贤道:“今天我去跟他们谈了,他们说苏童一大有前途呢!可是——需要多花些钱,多请人手帮忙,才行的。”
母亲道:“可不是么!现在求人办事,哪一样不是得在饭桌上谈成。”当然了,也有一些事情是在床上谈成的。
苏童一内心感慨道:“没想到哇,读书还这么困难。”
苏孝贤拍着大腿道:“我就不信了,非要金砖去敲门才行!哼,办法总会有的。”
母亲道:“虽然咱们出不起那个价钱,但还不能找点门道么——”她主张丈夫用钱的手段来解决,不要吝啬这些小钱。总之,为了苏童一的前程,宁肯作出一切牺牲。
苏孝贤道:“不行!不行!咱们不能一开始就用这种手段,现在还没走到那一步呢。急什么!先看情形,再作打算。当然了,如果万不得已,我也不会吝啬这些小钱的。俗话说得好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要能让他进去读书了,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愿意。”
母亲道:“你先休息一会儿,我替你把这些脏衣服洗完再说。”其实,他那件脏衣服已经被酒水给洗过了。
苏孝贤这一晚,睡得特别安稳,因为醉得一塌糊涂。次日醒来,并没有立刻就到铺头去处理生意。铺头的员工自会管控的,这个毋须担心。只是苏童一入学一事,还没解决,这个不能放心。苏童一起床后,无所事事,只在房里漫无目的地活动,看得苏孝贤都替他难过。
下半天,苏孝贤宴请了许多亲朋好友,替儿子打听入学方式。据第五中学的内部人士透露,他们将会为一批身份特殊的学生举行入学考试,让苏童一也依时参加,切莫错失良机。苏孝贤为儿子谋得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高兴得心脏病险些发作,饭桌上竭力地克制着,才没喜形于色。回家后,叮嘱儿子要好好复习,准备七月的应考。苏童一虽然不屑父亲这样为自己争取来这个资格,但它毕竟关涉到自己的前程,是不能忽视的。自己不就是因为转学太晚的缘故,而丧失了这个资格么?假如凭自己的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