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不可不赏牡丹。但是,就在刚才,赏花的人突然忘记了赏花,也许花再美丽灵动,也比不上人。
牡丹走在街上,就像蝴蝶飞过蜂巢一样,让本已喧哗的街道变得更加吵闹,甚至有点躁动,各种的赞美若隐若现,忽远忽近,赞美声中又夹杂着叫喊。
就在这时,有几个男子的脸已红了,这自然不是害羞,而是他们身边已有一个女人;也有几个男子的耳朵竖起来了,这当然也不是因为听得仔细,而是耳朵上多了一个手,这个手是女人的,也是情人的。这世上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刀,不是剑,不是任何一种兵器,而是情,最伤莫过于情,同时它也是最好的防御。
洛阳开的是牡丹,“花谱名将第一论,洛中最是此花繁。”
往年的牡丹花会皆在洛阳八景之间举行,唯有今年独选牡丹坞,因为真正的牡丹在这里。
牡丹坞位于洛阳城郊,南临洛水,北倚邙山;东听龙门之啸,西闻白马之鸣;近顾天津之奇,远望太平之盛。
坞内牡丹罗列,姹紫嫣红,夺艳争芳;坞中有台,为牡丹台;台上有亭,为牡丹亭。
牡丹亭径长五米,亭中有一张白玉石桌,石桌四面各有条绿色长石凳,坐在凳上,随目所向,石台如桌上玉盘,突兀而起,石台四角刻有黄狮,蹲卧养神。
台前阶梯左右雕有白虎,蓄势待发;由台而下,中间有平地宽数百米,环抱石台;平地两侧为小楼细苑,被溪流所隔。
平地之下有缓坡,坡上花草极盛,偶有小树;其间各种花,以牡丹最美;牡丹七色,又以红色最夺目。
花中有三条小道,蜿蜒曲折,消失在牡丹园,目力及此,虽只有数百丈,却绵延似有千里。
牡丹园,有数里之宽,其中花树起伏,溪流隐显;偶有瀑布倾泻,如同白玉镶在锦绣之上;几处楼榭点缀,似飞鸟藏于树叶之间。
园中深处有一小湖,方圆百丈,湖中亦有亭,亭上雕有七彩牡丹,其花瓣轮廓清晰,虽在数里之外,却如俯视桌上茶几。
牡丹园外,花草渐稀,再过去,可见一线栅栏,此处已近城楼。
楼上人影依稀,楼下却车水马龙,人影重重;其中最多纨绔少年、风流公子,骑马穿梭;也有豪杰侠士,佩剑携刀,独步而行;另有富商士官簇拥而过。
这些人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出城,而且,他们都是去一个地方:牡丹坞!
牡丹坞有有三条通向外面的主路。
中路穿湖心而过,羊肠延伸,最为幽美;这条路专迎接的是富商仕官,入口宽广,可停车轿,迎宾者为白衣秀士,且百米设一台榭,又有两人相迎。
右路傍湖而过,大曲小折,也颇为秀丽,这条路迎接豪侠公子,入口也较宽,可停马驹,迎宾者为绿衣刀客。
左路依园林外围而设,陡峭曲折,偶有奇观,这条路迎接俗客路人,入口不过丈余,只有两个青衣奴仆相侯,隔两里才有一亭。三条路中,以左路景色欠佳,行人卑微,但人数却最多,所以路口拥挤,路上繁杂。
辰时将过,牡丹台下已是人影重重,少说也有两三千人,其中宾客也不下五百,随从多站在台下维持纪律。
粉红色的墙,粉红色的屋檐,白色窗户,绿色的栅栏,很普通的颜色,但组合在一起却又如此美丽,像一件美丽的衣裳,像衣裳里的少女,像少女手中的红杏。
宾客中,有身份的则坐在台上的桌旁,其他的只在台下观看,台下也又桌,桌上也有酒菜。整个花会,人数虽多,却能面面俱到;排场虽大,但也井然有序。
辰时刚到,牡丹台四角的鞭炮同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