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新刺客列传 > 第九卷 第一百二十章 荆轲刺秦七

第九卷 第一百二十章 荆轲刺秦七(1 / 3)

秦国,咸阳,章台宫。

秦王御驾从城门进入章台宫,文武群臣伴驾,一路畅通无阻,并没有出现拦驾之事。

高坐大殿龙椅,嬴政也在寻思,弄出这般大的仪式,居然没有人出来阻拦,那些人在想什么?

旁人或许不知,可要说皇族还看不出来,根本不可能。九傧之礼,乃是帝王才能进行的排场,现在咸阳除了芈嬴两族,还有三晋、楚国等皇族人,更有燕、齐两国驿馆代表,那些都是皇族人,难道他们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吗?

嬴政也没有说这是九傧之礼,只是提前传令所有文武群臣,所有臣属都必须参加今天的朝议。按照等级爵位排位,不准携带任何兵器,全部进入章台宫议事。

平时朝议,武将带着兵器,文士携带随身佩剑,今天所有人在进殿门前,都将兵器收缴,这应该会惹得大家非议。可是没有,连一个人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

群臣们行过礼后,嬴政问道:“李斯,今天进入章台宫议事,兵器都被收缴,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想问的?”

李斯出列,笑道:“我大秦已占据中原半壁江山,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大王称帝乃是常理。如今摆出九傧之礼,只是为称帝做个引子,哪怕楚、齐、燕再次联军,又能耐我何?何况那三国根本无法组成联军之势。”

“王翦大军将楚国一分为二,扼守长江天险,掐断南方楚人与北方的联系。齐王贪婪无度,收了我大秦那么多钱粮,岂会为了此事而得罪大王呢?燕国就更不要说了,燕王喜已有北迁之意,或许过不了几天,燕都就会迁往辽东苦寒之地。”

“君王们都这样,皇族又能说什么?大王本该如此,只有表明称帝之心,才能获得芈嬴两族最大的支持,我等做臣子更是乐见此事。只要大王成了帝王,天下共主,那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

下面的群臣都露出笑容,全部向李斯点头赞许,这样的话他们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不知嬴政的心意,还无人敢犯这个忌讳。现在嬴政自己做了,他们自当拥护,连秦王都不在乎,那他们还怕什么。

嬴政心中暗叹,看来自己想偏了,本以为会有人出来阻扰,谁知大臣们更想自己称帝。君王和帝王,看似只是一字之差,两则的权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君王只是在诸侯国内行使权力,帝王却是在整个中原行使大权,能成为帝王的臣子,更能荣耀加身,名利双收,傻子才会反对。以前只是不知道嬴政的心意,现在嬴政以九傧之礼,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算有人站出来反对,估计群臣都会引经据典,将来人给拦回去。

最大的阻碍,轻而易举地解决,嬴政反而有点不习惯。一直以来,每次施政,他都不敢加快新政的速度。来到这个世上,就要迎合这个时代的人心,凡是都不能操之过急。前几次对外用兵,速度太快,遭到了太多的流言蜚语,许多改革措施都要进行很长时间的斗争,方能取得一点效果,还需要逐步地让人消化。

比如说统一度量衡,秦人们就很难理解。在他们看来,中原还未统一,就算秦国统一了中原,直接用秦国的标准就行了,何必再创建新的文字、仪器、马车都标准呢?

这就是嬴政的远见,如果只是使用秦国现有的标准,列国皇族会怎么看?就拿赵国来说,赵国习惯了三晋的文字,想要教化他们废弃自己的文字,改用秦国文字,心理上就认为秦王在嫌弃他们。唯有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再创建一种新文字,列国才能支持。因为这样的文字,秦人也需要学,大家还有什么怨言。

每一次改革,都是向新社会挺进的脚步,新知识、新文化,只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每走一步,都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以免进度太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