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夜一盏明灯,由此开启人族明智晓理之先河。
禹由此获创世女神娲皇即女娲的青睐,授天降异象,才气灌顶,成为人族第一位圣人。
禹充分利用天降才气与龙族相搏,并广收门徒,为之启智开慧,传授才气,再率领门徒弟子驱逐了龙族。
禹和他的弟子们又奔赴大陆各地移山换岳,挖沟开渠,终于疏导了洪水,治理了水患。
鉴于禹为人族立此大功,舜帝觉得对禹已封无可封,后便把帝位禅让给了禹。
禹由此建立了夏朝,又成为了人族历史上第一位圣帝。
而舜终因识人之能和让位之德获天封亚圣。
由此,人族对天更加敬畏。
“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由此开始深入人心。
后又有商朝末年,圣夏大陆妖族崛起,千年九尾妖狐化身逆种佳人苏妲己魅惑并控制了商纣王。
西伯侯姬昌著千古奇书《易经》,出西岐伐纣成功,获天封亚圣。
再后来,便是孔子封圣。
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是为“素王”。
生下来后,家人发现孔子头顶似反盂,中低四旁高,且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等,故称“七露”。因其太丑,被弃之荒野,又有“龙生虎养鹰打扇”之传说。
读书做官后,孔子重新修订《诗经》《尚书》《礼记》和《乐经》,并为文王的《易经》作序。最后,孔子亲笔编写《春秋》,成就亚圣。后创办私学,亲传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十年后,妖蛮再度崛起,大举入侵人族。
亚圣孔子携三千弟子,挟亚圣才气,屠尽百万妖蛮,成就圣人之位。
孔子后,其创办的私学改称“圣学”,地位超然。
圣学逐渐完善才气力量,秉承孔子遗愿,吸收百家精华,唯才是举,创立八大文位,分别是文童、文秀、文举、文进、文豪、文宗、半圣,亚圣。分别对应圣夏大陆武学上的八大级数:武生、武士、武狂、武霸、武尊、武宗、武神、武圣。
读书人的文位越高,才气越多,掌控的天地元气越强,身怀的异能和力量越多越大。基本能和同段位的武人相抗衡。
而要在文位和武级上达到较高的级别和段位,光学文或者只学武是行不通的,必须文武双全、才兼文武。
如文宗和武宗这一级数,那是只有才气和武力互通,打通极道关窍才可以抵达的级数和境界。
在文位和武级上达到文宗和武宗这一级数以上的,文位和武级大多既是相当的,也是重叠和互通的。
而在文位的亚圣和武级的武圣之上即是圣人,自孔子后,圣夏大陆再未出现过。
张羽心怀激荡,浮想联翩,没想到圣夏大陆竟然有如此神奇。
“在文位第一级,即文童时就能拥有最基本的‘才气’,同时获得文位天赐。而成为文秀后便能够‘以笔为刀,化虚为实’,秀才写成的战诗、战词能化字为实,形成强大的力量。等文位高了,天赐力量自会更强。”
张羽又想起老苍头及秦、罗两位将军所说的,圣夏大陆同样经历了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目前圣夏大陆共有十个国家。分别为隋国、高国、突国、辽国、夏国、金国、蒙国、蕃国、琉国、台国。
其中前八个国家是陆国,后两个国家为岛国。
圣夏大陆在秦汉时期实现过大一统,但秦汉之后一直纷争不断,人族各个支族竞相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