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历史上花园镇的工业是红火过一阵的,有段时间甚至可以与孝天城叫板。到孝北县成立时,花园镇很多企业都不怎么景气了,有的已经关门停业、破产倒闭。维持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到高峰时期的一半,能够写进县政府工作报告、值得县政府领导提及的,只剩下孝北县水泥厂和孝北县牙刷厂。
这两家备受关注的龙头企业开始抢抓机遇,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尤其是县牙刷厂,引进了英国制造的先进设备,增加了多条生产流水线,宣称年产量将位居全国首位,雄心勃勃地要做同业老大,打造“中国第一刷”。两家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得到了多家银行的贷款支持,尤其是A银行孝北县支行,几乎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这两家企业的身上。但是,振兴全县工业,仅靠这两家企业是远远不够的。
县委县政府于是又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想方设法吸引外地的人才、项目和资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力度很大,诸如三年免税、用地半价、落户奖励、住房补贴等等,尽管如此,愿意来孝北县投资兴业的单位和个人仍然寥寥无几。
县委副书记安宁赴东部和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察之后,突发奇思妙想,向县委书记和县长提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建议:在孝北县城新修一条特色街道,专门从事现代服务业,定位为“休闲娱乐一条街”。
他说,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从投资环境来看,位于中部的孝北县没有什么比较优势,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解放思想,下猛药,出奇招,出奇才能制胜。那些有钱的大老板到一个地方投资兴业,赚钱盈利是一个方面,他们还要在那里工作和生活,所以,舒适、宽松的环境也很重要。孝北县最大的短板,就是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看看从孝天城来的360名选调干部,下班之后往往都不知道该去干什么,除了喝酒打麻将,就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如果有了“休闲娱乐一条街”,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要打造一条特色街道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让他们愿意来,而且来后还不愿意走。用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让来投资兴业的老板们“乐不思蜀”,爱上孝北,迷上孝北,扎根孝北,建设孝北。
听完安副书记振振有词的奇谈怪论,书记和县长都看清了他的花花肠子,知道他意欲何为。但是,为了全县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党政主要负责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认为安宁同志的建议很好,同意把这个议案提交常委会讨论。
经县常委们投票表决,安宁的“金点子”最终获得通过。
很快,孝北县城就诞生了一条新的街道——花香街。
花香街位于京广铁路线与107国道之间,从孝昌县标——金鸡报晓处沿107国道南行500米左右,即是花香街口。街道东西走向,与洪花路平行,长约千米。沿街的建筑全部为三层小楼,风格大同小异。店铺基本上都是歌舞厅、酒吧、茶楼、洗脚屋、沐浴城、按摩院之类的休闲娱乐场所。
为了打造花香街的特色品牌,促进并保持其繁荣兴旺,孝北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成立花香街综合管理办公室(简称花管办),对这条街道实行封闭管理。
花管办工作人员从县工商局、县税务局、县公安局、县城建局、县环保局等职能部门抽调,集中统一办公,全面负责花香街的管理事务。除花管办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人员,未经县政府授权和批准,不得擅自进入花香街执行公务。
县政府出台的这项特殊政策,被人们解读为花香街的“保护伞”。
一时间,花香街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受到不少投资者和娱乐行业从业人员的青睐。街上的数百间门面房被抢租一空,帅哥美女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