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北县新城区是在一大片农田和几个村落的基础上开发修建的,基本上都是新单位和新楼房,好地段好门面随处可见,但赵国栋对几位副行长提到的很多租赁房都不满意。他固执己见,偏偏相中了是非之地花香街,坚持要在花香街设立营业网点。
提到孝北县的花香街,我们又得多费点儿时间,说说这条街道的来历和渊源。
孝北县成立不久,非常荣幸地被确定为国家扶贫重点县。
争取到这一“荣誉”,不需要弄虚作假,也不需要掺杂水分,建县之初的主要经济数据都摆在这里: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GDP只有四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不足一亿元,财政收入只有一千万元。
因为基数小得可怜,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拼搏八年翻三番,建成中等发达县”的奋斗目标。一般情况下,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都是五年一个周期,契合国家的“多少多少五”规划,为什么孝北县会提出“拼搏八年”呢?
孝北县是1993年成立的,算上建县元年,再过八年就该进入新世纪了。也就是说,县委县政府提的是世纪发展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全县的GDP要在四亿元的基础上翻三番,达到三十二亿元。
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没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识和气魄,是很难提出来的。
很多孝北县人特别是花园镇人都认为这是画饼充饥,是县委县政府领导不切实际地吹牛。正如1958年“大跃进”时期放出的农作物高产“卫星”一样,太离谱了!他们嘲笑县老爷们继承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衣钵,也想创造“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匹毛驴拉不动”的奇迹。
县委县政府丝毫也不为外界的冷嘲热讽和奇谈怪论所动。为了给全县六十万人民加油打气,还明确了县花、县标、县歌和县庆日。县花是鸡冠花,因为鸡冠花耐旱,无论在多么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根,开出灿烂的花朵。县标为金鸡报晓,因为建县时是十二生肖中的鸡年,拟在县城显要位置修建一座金鸡雕像。把县政府正式揭牌的日子确定为县庆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县机关放假,学校停课,举办庆祝活动。县歌歌名为《明天的辉煌》,聘请著名的军人歌手闫维文、李丹阳演唱。
催人奋进、激动人心的县歌,很快就传遍了孝北县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大地。十多米高的县标——纯铜铸造的大公鸡雕像也出现在107国道与洪花路交汇处的环岛中央。
如此红火热闹,让孝北县上上下下都如打了鸡血一般。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都围绕“拼搏八年翻三番”的宏伟目标,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拿出实现规划的具体工作举措。
孝北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地形北高南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澴河居中贯穿南北。总体上属于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46万亩,林地44万亩,水面10万亩。耕地中的水田每年能收两季稻谷,旱地每年能收一季麦子,插空还能种植棉花、花生、黄豆、芝麻、红薯、甘蔗、玉米、高粱、烟叶、荸荠、莲藕等农作物。
辖属十二个乡镇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特色产业。邹岗镇主推拳头产品太子米。双峰镇围绕双峰山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同时做大茶叶产业。小河镇和小悟乡临近革命老区大悟县,多为山地,开展以玉皇李、早蜜桃、银杏、板栗、珍珠菜和中药材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乡镇则以水库塘堰养鱼为主,同时建立生态风景区和旅游度假村。一些地域特色不明显的乡镇也尝试着养特种狗、养牛羊猪、养鸡鸭鹅、养毒蛇,养驼鸟……县城所在地花园镇位于平原地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全县工业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