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最好的货币政策是没有货币政策,抛弃央行这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开启一个自由银行的时代。
外一篇经济危机时该如何应对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告诉了我们利率的重要性,进而,操纵货币、干预市场的央行正是造成周期性的虚幻“繁荣”与崩溃式萧条的始作俑者。这其中所谓的“繁荣”的表象下常常充斥一个个折射出七彩的光鲜泡沫,但泡沫终究会有破裂的那天,尤其是在央行开始担心自己的货币扩张政策会导致过高的通货膨胀而收缩信贷之时。
由于近40余年来的美元本位制,从某种程度上讲,美联储相当于世界的央行。众所周知,美联储2008年启动了几轮史无前例、令人瞠目的信贷扩张,之后一拖再拖下,终于2015年12月16日羞涩地把联邦基金利率抬高了0.25%,加息开始了、信贷收缩看似要开始了。且不说其它地区,美国股市在2016年头两周就跌了近10%,如果联储真的敢于保持加息的步伐,那股市继续挤泡沫的节奏是可期的,债市、房市等亦同此理,随后的经济衰退和危机也是不可避免的。
正当美国的主流媒体将美股暴跌归咎于中国股市、朝鲜氢弹等外因时,一周前发生了有趣的事:美联储达拉斯分行前主席RichardFisher在接受CNBC(美国主流的财经电视台)直播采访时吐露了联储之前的信贷扩张是为了产生所谓的“财富效应”而刻意吹起股市的泡沫,其中一位主持人显然是听到Fisher的回答后受到了惊吓,毕竟之前联储对此都是不承认的(“股市好那是因为美国经济好哟”),这位主持人随即质问Fisher联储是否该为股市的泡沫膨胀道歉?Fisher赶紧试图为自己洗白,答道:“我可是给QE3投了反对票的啊。”(QE3是联储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简言之:印钱)——我帮Fisher先生翻译一下,他的意思是:我支持了QE1、QE2,只给泡泡吹了两口气,第三口可不怪我啊,QE3要怨伯南克、耶伦等人。
在CNBC上出现这种肺腑之言还是挺难得的,因为CNBC这种主流媒体几乎总在鼓吹歌舞升平的景象;我的印象中CNBC那弥漫着主流的凯恩斯式论调的屏幕里,唯有那位犹如异端般存在的RickSantelli是值得称赞的。如果您关注金融与经济的话,建议少看主流媒体,有英文阅读能力者该多看ZeroHedge,对您的认知与精神健康有益。
现一股经济危机袭来之势,该如何是好,是否如主流所说的该继续动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这其实是长痛与短痛之间的选择——好比吸毒;信贷扩张如同给经济吸食毒品,吸了毒很爽很嗨,但当停止吸毒后,身体会产生戒断症状难受不已——那此时是该忍住毒瘾戒毒,还是该继续吸下去以缓解一时的不适?奥地利学派的主张乃忍痛戒毒,即认为面对经济的下行,应由市场自发清算才是长远之计,因为知识终究是分散的,尽管暂时会有阵痛。相反,主流的主张实则是再吸两口、舒服要紧,即认为刺激总需求、谨防通缩是重中之重,这么做也许能在短期内使经济呈现“复苏”的迹象,但治标不治本,而且是一场不道德的财富转移,最终,这只是将更大的危机留给未来,恰如吸毒者为维持满足感而不断加大吸食剂量,直至身体崩溃死亡。
作为个人,预防危机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将一部分财产以黄金白银的形式储存(最好是实物,而非一纸凭证的IOU,通常推荐占5%~10%的投资组合)。其实在投资界,很多大佬对黄金都有着高度的重视、对金银的意义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响当当的名字譬如,PaulSinger、JohnPaulson、RayDalio、StanleyDruckenmiller、JimRo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