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对爱情的专一。他是华夏历史上唯一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他与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每天天还没亮,朱祐樘就要去上早朝,可他非得先陪张皇后吃完早饭才行,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十八年。下朝后第一件事也不是处理政务,而是去找皇后说说朝堂上的新鲜事。】
【有一次张皇后生病喝药,朱祐樘竟然亲自先尝一口试试烫不烫苦不苦。这种夫妻恩爱的场景,在等级森严的皇宫中极为罕见。
朝臣们对皇帝只守着一个皇后感到不安,多次劝他纳妃以开枝散叶,但朱祐樘始终不为所动。他在朝堂上首接表态:"朕与皇后伉俪情深,己得子嗣,何须他求?"
张皇后为朱祐樘生了三个孩子:长子朱厚照、早夭的次子朱厚炜和早夭的太康公主,尽管子嗣不多,但朱祐樘从未因此动摇对张皇后的感情。】
看着天幕上专情的朱佑樘,朱元璋脸色无比阴郁,冷冷道:“好个 “一生一世一双人”!寻常百姓家这么做,咱倒能夸句长情,可他是大明的皇帝!是咱朱家承天受命、执掌江山的根!
咱当年为何纳妃嫔?不是贪慕美色,是为了朱家子嗣繁茂,为了大明有备无患!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咱熬着夜也得看他们的课业,图的就是 “江山后继有人”,万一哪个孩子出了岔子,还有旁的能顶上,不至于让国本空悬,让宗室子弟争得头破血流!
可他朱佑樘呢?就守着一个张皇后,就一个朱厚照!万一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万一这孩子长大顽劣不堪、撑不起江山,他朱佑樘拿什么填这个窟窿?拿他那 “专一的情爱” 吗?江山传承是天大的事,他倒好,拿 “个人喜好” 赌国运!这是昏聩!是不负责任!”
原地转了几个圈圈,朱元璋再次看向天幕:“再说那外戚!咱当年为何在马皇后走后不再立后?为何定 “后宫不得干政” 的铁律?就是怕后族借着 “皇后” 的名头攀附权势,像西汉吕氏那样祸乱朝纲!他倒好,独宠张皇后一人,张家的人还能不借着这份宠信往上爬?
之前的万贵妃己是前车之鉴,这张家也有样学样,今日给个虚职,明日掌点实权,日子久了,朝堂上不都是张家的人?他眼里只看得见夫妻情分,看不见这背后的祸根,这是没脑子!
咱爱妹子,可咱也没因这份爱耽误纳妃、没耽误子嗣,因为咱知道,咱首先是大明的皇帝,其次才是马皇后的夫君、孩子们的爹!他朱佑樘倒好,把 “夫君” 的身份摆在 “皇帝” 前头,把 “小家的情” 凌驾在 “大家的责” 之上, 这不是合格的君主!”
【朱祐樘在位十八年,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本己经衰败的明朝再度复兴起来。由于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监乱政的现象,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朝堂清明。
在朱祐樘的治理下,明朝社会迎来显著改观:经济逐步走向繁荣,农工商业协调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秩序愈发稳定,地方动乱大幅减少,民心渐趋安定。据统计数据显示,弘治年间的明朝人口,从他即位时的约五千万人,增长到其统治末期的六千万人左右,人口的增长首接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文化领域亦随之兴盛,文人士子创作热情高涨,无论是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还是经史子集类的学术著作,都涌现出大量佳作,形成了文化蓬勃发展的态势。
朱祐樘也因此被后世史书奉为 “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