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即位后,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改革。他对前朝的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及奸佞小人毫不手软地进行了处理:将内阁首辅万安罢官,将梁芳下狱,将李孜省流放,同时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千余人。
在清除奸佞的同时,朱祐樘大量起用正首贤能之士。他先后重用的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以及吏部尚书王恕、先任兵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的马文升和兵部尚书刘大夏等都是当时的名臣。
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朱祐樘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选调官员主要以政绩为主。弘治元年,在王恕的主持下开展了官场考察,仅这一年从中央到地方经过吏部考察被罢免的官员就多达一百多人。】
【朱祐樘还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他体恤民生,善待百姓,常常减免地方的赋税。地方官奏报因灾情免赋的要求,他都无一例外地下旨同意。免税粮之外,他还给贫民麦种、牛种。
朱祐樘还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弘治二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他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五万人修治。弘治五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他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朱祐樘力求节俭,诏减皇宫的开支与供奉,不大兴土木,主张节约费用。他屡次下诏,禁止宗室、勋戚侵占民田,鱼肉百姓;还多次下诏减免一些地方的夏税、秋税。】
“禁止宗室、勋戚侵占民田 ,这是要朝着土地兼并动手了?” 朱棣望着天幕,缓缓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冷静的剖析,“可惜啊,这事儿就像得了顽疾,不下猛药根本没用。土地兼并的根子扎得太深,哪是一道旨意就能解决的?”
“可至少他有这份心,愿意为百姓做事,这就比很多君主强了。” 徐妙云轻轻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肯定。
朱棣却只能无奈苦笑,声音里满是沉重:“哎,天幕都明说了,大明经土木堡之变后,实力大减,早就积重难返,要想盘活这盘棋,必须得下狠手。朱祐樘是仁君,是圣君,这点咱没话说,可偏偏 他的这份仁善,救不了咱们这岌岌可危的大明。
【朱祐樘在法制建设方面也有重要贡献。弘治十三年,他制定《问刑条例》,弘治十五年编成《大明会典》,删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
他命内外慎刑狱,任用的执法官吏比较贤明公正。针对成化朝严刑峻法之弊,弘治帝修订《问刑条例》,废除连坐法,限制锦衣卫司法权。
朱祐樘还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他提倡首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
【朱祐樘也是无比的勤政。他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还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朱祐樘勤于政事,常批阅奏章到很晚,从来不允许太监代批奏章。有一天,仁寿宫起火,人荒马乱地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没合一会眼,因此他没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众大臣说明原因,向众臣请假。】
【朱祐樘的宽厚仁慈在历代帝王中极为少见。他待人宽厚,甚至对曾经迫害他生母的万贵妃家族,也未加以残酷报复,朝中曾有大臣上疏,请求 “追究万贵妃罪”,要求剥夺其谥号、查抄其家族,但朱祐樘明确拒绝。
他未对万贵妃的 “恶行” 进行定性,仍保留其 “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