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霉孩子,一上来就是高难度啊,他玩的转吗?”朱元璋难掩担忧之色。
连被王府奸细搅得满肚子无名火的朱棣,此刻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天幕里朱祁镇少年亲征、土木堡惨败的画面还在眼前,这时候的大明,再也经不起第二个 “少年误国” 的祸事了!
正心绪翻涌时,一名校尉匆匆而来,单膝跪地急声禀报:“启禀殿下!右长史丁涛 己在自家府中上吊身亡了!”
“上吊?” 朱棣猛地攥紧拳头,脸色瞬间沉得能滴出水来,语气里满是压抑的怒火,“是真自杀,还是被人伪装成自杀?他府上可有留下遗书、或是其他蛛丝马迹?”
这右长史丁涛是王府核心属官,刚要追查奸细就出事,这分明是线索要被人掐断的架势!
“回殿下,属下等人赶到时,丁大人己没了气息,脖颈间勒痕、现场布置看着都像自杀,” 校尉低着头,声音发颤,“不过属下己让人封锁了丁府,正仔细搜查府中各处,看看能不能找到些隐藏的线索。”
朱棣沉默片刻,眼底寒光闪烁,单凭王府校尉,估计查不出这背后的猫腻,只得冷冷道:“去请提刑按察使司即刻介入查案,让他们派最得力的推官来,务必查清楚咱这右长史之死,到底是自尽,还是有人杀人灭口!”
此刻的他忽然明白,锦衣卫那样的机构,有时候真的非常必要,只希望丘福能给点力了,而眼下这北平城里的水,比他想的还要深!
【朱见深即位后,首要之事便是着手拨乱反正,以稳固历经动荡的政局。他推出的第一项重大举措,便是为于谦平反昭雪, 这位在 “北京保卫战” 中力挽狂澜、保住大明半壁江山的功臣,却在 “夺门之变” 后被构陷冤杀,朝野间对此早己积怨颇多。
彼时朝堂上仍有声音以 “先帝定论”“恐涉不孝” 为由反对翻案,宪宗却力排众议,毅然下旨为于谦恢复名誉,追复其官职与爵位,还将其子于冕召回朝中任用。这一敢破旧局、正视功过的决定,瞬间赢得朝野上下的一致称颂,也为他的统治奠定了民心基础。】
【平息于谦冤案后,宪宗又为明代宗朱祁钰恢复帝号、重修陵寝。要知景帝在位时,曾一度废黜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于私而言,二人本有旧隙。
但宪宗并未以个人恩怨论处,反而展现出帝王罕见的大度:他下旨追谥朱祁钰为 “恭仁康定景皇帝”,正式承认其帝位的合法性,还下令重修景帝此前被草草安葬的陵寝,使其符合帝王规制。
此举被时人赞为 “恢恢有人君之度”,不仅化解了皇室内部因 “夺门之变” 留下的裂痕,更以实际行动向天下昭示了 “公私分明、不念旧恶” 的治国胸襟,进一步稳定了朝局。】
“善!”朱标点了点头,这小子可比老西讨喜多了,现在想起老西一上位,就火急火燎的把自己干出太庙,想想就令人火大!
帝王的胸怀呢?气度呢?你丫的这么牛气哄哄的咋不把父皇给叉出去?哪怕过些年,偷偷暗示儿子、孙子把咱挪出去,咱也算你念一点兄弟之情了是吧?
“要不是老西你现在二十岁了,要小几年,好大哥一定好好疼爱你,让你屁股都开花!”朱标叉着腰,龇着大牙,在那虚空怼朱棣
奉天殿外,朱元璋也是面露惊讶之色随即忍不住捋了捋胡须,眼底闪过一丝赞许:“这小子倒有几分魄力,遇事不慌还有条理,难道咱这大明,真能在他手里迎来中兴?”
他说着站起身,在殿前踱了几圈,又摇了摇头,语气多了几分审慎:“不行,还得再看看。这天幕如果以后还给咱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