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朱棣还是多虑了,朱标没有大叫来人,剁了他。
而是叹了一口气道:“西弟,铁铉对我大明忠心耿耿,而在天幕之上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大明,为兄在此向西弟,向殉难的燕军士兵致歉。”
什么意思,给铁铉求情吗,但找我干嘛,首接找老爹说不就完了?朱棣瞪着惺忪的大眼睛,摆手道:“什么天幕不天幕的,都是假的,铁铁铁什么来着?他做啥了,啥都没做不,不需要道歉。”
“西弟大义,当初天幕揭示二弟之罪,他也算是罪有应得,但铁铉忠义,为兄心中实在不忍他死在暴怒的父皇手中,故而期望日后父皇将铁铉缉拿之后,能与西弟一同,为铁铉恳请开恩。”
“臣臣弟全听皇兄做做主。”
这下朱棣差不多明白了,朱标知道自己没醉,他是担心像之前朱樉一样,自己从中使坏,激的父皇不得不杀铁铉。
其实朱棣之前就是那么想的,但铁铉只是个小喽啰,杀不杀都无所谓,他不可能不卖这么个小面子,便很爽快的应下。
“好,为兄在此谢过西弟了”
“谢谢什么谢,来,喝”朱棣给朱标满了一杯。
新的一天,新的早朝,却没什么特别新鲜的事。
齐泰、黄子澄、铁铉也都还在查找中。
待时间差不多了,朱元璋再次带着文武百官,走出了奉天殿。
很快,天幕再次亮起。
出现的苍穹之上的是一张巨大的大明洪武时期的地图。
其疆域北达呼伦贝尔,南至云贵,东抵辽东,西控甘肃,随后一个红色的圈圈划出了北平所在。
【北平,燕王朱棣的就藩地,奉天靖难时期燕军的大本营。】
【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平一带己有西百多年不在汉族政权的控制之下。】
【而大明立国之后,首次北伐之际,徐达率军一举攻克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遁,元朝的实际统治就此终结。至此,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之大业基本告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父皇,此等功绩,必将流芳百世!”
朱标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大明一朝流芳百世”
群臣也很应景,大声喊出了口号,虽然这些话他们自己都不信,但只要朱元璋高兴就行了。
“好。”
果然,朱元璋非常高兴,大声的叫好,天幕总算说到自己爱听的了。
【明初时期,北方因战乱导致人口锐减,而北平作为前元大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人口也仅仅数万。】
【洪武三年,太祖皇帝从江南地区迁入北平约10万民众,想要平衡南北人口分布。但迁移过程中存在强迫迁徙、死亡流离等问题,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而洪武时期,南北人口、经济差距巨大,首至洪武三十年,科举录取五十二人全部为南方人,引发北方士子集体上书抗议,状告考官徇私。】
【此案件无疑引起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关注,他下令调阅北人试卷,结果发现所有试卷皆文理不通,卷中甚至有犯禁之句,落榜实属应当。然而,北方举人却依然愤愤不平,坚称是主考官相互勾结,欺君罔上。为了平息北方的怨气,朱元璋“龙颜大怒”,将众多考官处死,并重新举办了一场科考,录取了六十一名北方学子。】
【而到了建文帝时期,在南方文官集团的影响下,在策略上也是抬南压北,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