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没顾上长远,以后不能再这么冒失了,得靠咱们自己的盐场解决问题。”
袁七挠了挠头,讪讪一笑:“俺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赵家的盐场占着好地界,却不干活,浪费资源。不过您放心,俺们抢盐的时候没伤人,就拿了他们库存的盐,现在赵家还没发现是咱们干的。”
周老栓没听懂两人的对话,却也看出气氛有些微妙,连忙岔开话题:“叶大人,您看俺们这盐场,晒盐池还是以前建的,有的池底都裂了,漏海水;还有收盐的竹筐,坏了一半,没来得及修;要是能把这些修修,再想想运输的办法,产量还能再提一提。”
叶青云顺着他的话看向晒盐池 —— 果然,不少盐池的边缘有明显的裂缝,有的地方还用泥巴糊着,却还是能看到海水渗出;旁边堆着的竹筐,大多是破了底的,只能勉强用绳子捆着;盐场的仓库也是土坯墙,屋顶的茅草已经发黄,看起来随时可能漏雨。
“这些问题都得解决。” 叶青云站起身,语气坚定,“周老丈,你先列个清单,需要修多少盐池、买多少竹筐、补多少仓库,报给王五,让他尽快拨款采购;另外,你选几个有经验的盐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把这盐运出去。”
周老栓大喜,连忙应道:“哎!俺这就去列清单!您等着,俺这就去!” 说着,他快步朝着盐场的工房跑去,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不少。
三、滩涂水浅阻航船,实地勘察谋良策
叶青云和袁七走到海边,海浪一次次拍打着滩涂,留下一片片湿润的痕迹。远处的海面上,几只小渔船正慢悠悠地漂着,渔民们撒着网,偶尔能看到鱼跃出水面的身影。
“袁七,你说为什么不用船运盐?” 叶青云忽然问道,“从这里坐船到青运城的码头,再从码头走官道运走,比靠人扛、小推车运快多了,也能运更多。”
袁七苦笑一声,指着脚下的滩涂:“首领,您看这滩涂,从海边往海里走三里地,水位都没到膝盖,大船根本开不进来,一进来就搁浅。以前也试过用小船运,每艘小船只能装两百斤盐,一天顶多运十船,也就两千斤,跟小推车差不多,还得雇渔民,成本比小推车还高,不划算。”
叶青云蹲下身,用手挖了挖滩涂的泥土,黏糊糊的,下面全是细沙和淤泥。他站起身,望向远方的海平面 —— 那里的海水颜色更深,应该是水位较深的地方,只是从滩涂到那里,还有很长一段浅水区。
“要是把浅水区挖深,修一条航道呢?” 叶青云问道,“从盐场旁边挖一条宽两丈、深一丈的航道,一直通到深水区,这样大船就能开进来,直接在盐场装盐,再运到青运城。”
袁七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挖航道倒是个办法,可这工程量不小啊!从盐场到深水区,至少有五里地,得雇多少人、挖多久?而且这滩涂的泥土黏,挖起来费劲,还得担心涨潮的时候,海水把航道又填上了。”
“这些都能解决。” 叶青云走到盐场的仓库旁,拿起一根木炭,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首先,航道不用挖两丈宽,一丈五就够了,大船能过就行;深度一丈,涨潮的时候水位能到一丈二,不会搁浅。其次,挖航道用民工,咱们修路不是还有剩下的民工吗?调一部分过来,管吃管住,再给点工钱,他们肯定愿意干。最后,航道挖好后,用石头和水泥把两边砌起来,防止泥土塌方,再在航道入口修个水闸,控制水位,涨潮的时候开闸让船进来,落潮的时候关闸,保持航道里的水位。”
袁七凑过来看地图,越看眼睛越亮:“首领,您这主意好!要是真能修好航道,一艘大船能装五千斤盐,一天运十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