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云生邀意,夜问玄机子
夜色漫过都乐镇的街巷时,乐安旅店的房间里还亮着灯。叶青云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孙大夫送的行军散瓷瓶,指尖划过瓶身上的细纹,眼神里满是思索 —— 白天在济世堂,亲眼见孙大夫诊脉断症如神,对穷苦百姓又心怀善念,还毫无保留地一起研发行军散,这样的良医,若是能请到吴家堡,不仅能为学校的孩子、矿山的民工治病,还能将医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可话到嘴边,他又犹豫了 —— 孙大夫在都乐镇扎根多年,有声望、有熟客,怕是舍不得离开;而且自己与孙大夫只是初交,贸然邀请,会不会显得唐突?
“还在想孙大夫的事?” 玄机子端着一杯草药茶走进来,见叶青云对着瓷瓶出神,便笑着将茶放在桌上,“你这孩子,心里藏不住事,想请孙大夫去吴家堡,就直说,何必纠结。”
叶青云抬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父您看出来了?我是觉得孙大夫医术高明,仁心仁厚,若是能去吴家堡,定能帮上大忙。可我怕他舍不得都乐镇,而且咱们才认识两天,贸然邀请,会不会太唐突?”
玄机子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沉吟道:“孙大夫是医者,医者的本心是‘济世救人’,你若从‘能帮更多人’这个角度入手,比说名利更能打动他。他在都乐镇,能救的是一镇百姓;去吴家堡,能救的是学校的孩子、矿山的民工,以后还能跟着你,去更多地方建医馆、传医术,救更多人 —— 这才是医者最想看到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你初与人交,直接开口确实不妥。明日我亲自去一趟济世堂,先与孙大夫聊聊行医的本心,再慢慢引出邀请,你则准备些关于外科伤病的见解,孙大夫钻研医术多年,定会对新的医理感兴趣,双管齐下,成功率更高。”
叶青云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还是师父考虑周全!我之前在吴家堡,见过民工受伤,普通的包扎很难止血,还容易感染,我想着能不能用煮沸的烈酒消毒,用干净的蚕丝线缝合伤口,只是不知道这些方法是否可行,正好可以请教孙大夫,也让他知道,去吴家堡能有更多机会钻研医术。”
玄机子笑着点头:“这个想法好!外科伤病是行军和劳作中最常见的,孙大夫定有兴趣。你明日整理一下思路,把消毒、缝合的方法想细致些,用他熟悉的草药知识结合,更容易让他接受。”
小白狐从床上跳下来,蹭了蹭叶青云的裤腿,像是在鼓励他。叶青云弯腰抱起小白狐,心中的犹豫渐渐散去 —— 只要是为了帮助更多人,哪怕被拒绝,也要试一试。
二、玄机子登门,晓以济世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玄机子便带着叶青云准备的 “外科伤病浅见” 手稿,独自前往济世堂。此时的济世堂还没开门,孙大夫正坐在前堂的诊桌前,翻看着一本泛黄的《外科正宗》,旁边的小火炉上煮着草药,香气袅袅。
“孙大夫早。” 玄机子推开半掩的门,笑着走进来。
孙大夫抬头,见是玄机子,连忙起身让座:“玄道长早!快请坐,我刚煮了些金银花茶,能清热降火,道长尝尝。”
两人相对而坐,孙大夫给玄机子倒了杯茶,好奇地问:“道长今日独自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玄机子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缓缓道:“昨日与孙大夫研发行军散,听您聊起行医的初心,说‘医者当以济世为任,不分贫富,不论远近’,我心中很是敬佩。今日前来,是想与您聊聊‘济世’二字 —— 您在都乐镇,能救一镇百姓,固然是功德;可若是能去更需要医者的地方,救更多人,岂不是更大的功德?”
孙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