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砍得粉碎。有个匪寇想爬上木栅栏逃跑,刚爬上去,就被左队骑兵的精铁刀削掉了脑袋,尸体从栅栏上摔下来,砸在其他匪寇身上,吓得他们魂飞魄散。
战斗很快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轻骑兵们骑着马在营寨里穿梭,精铁刀上下翻飞,匪寇们有的被砍断手臂,有的被削去头颅,有的想躲进石屋,却被骑兵们破门而入,一刀一个解决。营寨的地面很快被鲜血染红,血腥味混合着酒气,弥漫在山风中。
“别放过一个!” 唐不三骑着马,巡视着营寨,看到一个匪寇躲在粮食堆后,举刀就砍。精铁刀刺穿粮食袋,连带着匪寇的胸膛一起刺穿,粮食混着鲜血洒了一地。他右臂的伤口在剧烈动作下裂开,鲜血渗过绷带,却丝毫不在意 —— 这群匪寇祸害商队,手上沾满了无辜人的血,今天必须全歼。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三百多名匪寇全部被歼灭,没有一个活口。骑兵们开始清理战场,把匪寇的尸体拖到山涧边,用石头压着沉入水中,避免留下痕迹;又把营寨里的血迹用沙土掩盖,只留下抢来的皮毛、粮食和少量能用的武器。
“唐首领,这营寨挺结实的!” 一个骑兵指着营寨的木栅栏,“栅栏有一丈高,还埋在土里三尺深,咱们再加固一下,就能当驻防的据点!”
唐不三走到营寨中央,打量着四周 —— 营寨占地约十亩,四周是木栅栏,里面有五间石屋,分别是匪寇的住处、粮仓、武器库和议事房,还有一口水井,水质清澈。“很好!” 唐不三点头,“左队负责加固栅栏,在栅栏外挖三尺深的壕沟,填上碎石;右队清理粮仓和武器库,把能用的粮食和武器分类放好;中路队布置岗哨,山顶、山腰、营寨门口各放十个哨位,轮班值守,白天用狼烟,晚上用火光,有情况立刻通报!”
骑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左队的骑兵拿着铁锹,在栅栏外挖壕沟,碎石从山涧边搬来,填进壕沟里,形成一道简易的防御工事;右队的骑兵打开粮仓,里面有上万斤粮食,还有不少抢来的丝绸和皮毛,他们把粮食装进麻袋,整齐地堆在石屋里,丝绸和皮毛则收起来,准备以后送回吴家堡;中路队的骑兵则拿着弓箭,分别去山顶、山腰和营寨门口值守,眼神警惕地盯着四周。
唐不三走进议事房,里面的木桌和椅子还很完好,他擦干净木桌,拿出一张简易的地图,铺在桌上 —— 地图上标注着虎啸山的地形、商路的路线和周边部落的位置。他对着地图,在虎啸山的几个关键位置做了标记,心里盘算着:以后商队经过这里,就能在营寨里歇脚,骑兵们可以护送商队通过危险路段,既安全又隐蔽。
“唐首领,您的伤口又流血了!” 一个军医走进来,手里拿着草药和绷带。唐不三点点头,坐在椅子上,让军医重新包扎伤口。“没事,小伤。” 他看着军医熟练的动作,问道,“兄弟们的伤怎么样了?有没有重伤的?”
“大部分都是轻伤,只有十几个兄弟在战斗中被匪寇的弯刀划伤,已经处理好了。” 军医回答,“咱们带的草药还够,暂时不用操心。”
唐不三松了口气,又让人去水井边打水,烧开后给兄弟们喝 —— 深秋的山里冷,喝口热水能暖暖身子。他站在议事房门口,看着骑兵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虎啸山的驻防点算是稳住了,以后西域商路的安全有了保障,吴家堡与西域的联系也会更紧密。
第二天一早,唐不三派了两名骑兵,带着他写的信返回吴家堡 —— 信里详细说明了虎啸山的情况、剿匪的经过和驻防的安排,让叶青云放心。骑兵们骑着快马,沿着来时的隐蔽路线出发,很快就消失在山路尽头。
营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