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夫妇二人的颜值真的不搭配。
这种情况在乡下很常见:
一般是某家有钱有势的人家看上了某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以重金求娶,大多是许以妾位,少数许以妻位。
姑娘家中求财求势,少有会拒绝这种天降大饼的好事。姑娘们在乡下吃苦受罪,也不会拒绝这等好事,愿意被看中去城中生活,吃香喝辣。
做妾名声不好听,但到手的实惠却是真的。人人都想要过上好日子,姑娘们这样为自己打算本来也没错,最多是现实了些,只是等回门时,就像照妖镜现行一样。
陪着回门的郎君不是年纪大就是挺着大肚子,谢顶。跟姑娘站一块跟两代人似的。
阿喜回回都去看热闹,回回都是唉声叹气的回来。
反正高嫁要想嫁一个如意郎君是难啊。
钟攸凝摇头,觉着她真是有操不完的心。
魏三夫人是魏氏姐妹的姑母,她们就是生出嫌隙,魏三夫人也不会给她们姐妹挑这种人来,魏家人颜面无光,魏三夫人更会被嘲笑。
老夫人还有提拔娘家的心思,巩固地位,魏三夫人只要头脑清醒就不会干这种事。
阿喜被科普了一番,也知道了高门望族跟普通百姓的思维差距了。
受重礼的人家想的是一次性买卖,深谙那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高门望族知道竭泽而渔的道理,讲究长效和持久。
总体来说,追根究底,这又是读书多少的问题了,读书多,看问题更全面,读书少,容易看问题只看眼前。还得是读书多好啊。
钟攸凝:......
选好礼,回房换了身衣裳,钟攸凝带着阿喜往绫华居去。
魏氏姐妹邀请的好友不多,真正的手帕交只有钟攸凝这一个,其她都是郑家的姑娘们。
姑娘们给面子,都来了,连刚会走路的六姑娘都参加了这场姐妹聚会。
六姑娘叫芷盈,据说这个名是侯爷郑琦亲自取的,在大房中,只有大公子郑景珩有这个殊荣。
小姑娘不过两岁,已经有模有样的坐在椅子上吃着糕点了,嗷呜一口,嗷呜又一口,两只小手捧着,也不用身边的婢子帮忙,急得婢子恨不能亲自上手。见钟攸凝走进来,六姑娘停下吃糕点,好奇的看过来。
这位姐姐很陌生,她不认识。
钟攸凝先开口:“六姑娘。”
小姑娘瞪圆了眼,惊奇的看向贴身婢子。
这个姐姐认识她,知道她是六姑娘。
婢子凑上前,小声在小姑娘耳边解释,然后小姑娘明白了,从椅子上滑下来,给钟攸凝福了个礼:“表、表姐。”
钟攸凝弯腰,微微一笑:“表妹。”
六姑娘年纪小,她喜欢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她对喜欢的人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出去。
手上捧着啃了一半的糕点,满脸欢喜的递过去:“给、给表姐。”
早到的郑七幸灾乐祸。
六姑娘给姐姐们都递过,郑七是最嫌弃的一个,毫不掩饰,还惹得六姑娘大哭一场,被姐姐们指责过,暗责她心眼小。
钟攸凝脸色不变,从容的掏出绣帕,四四方方的折好,把六姑娘给的糕点放上去收好,郑重的跟六姑娘说:“这是六姑娘送的,表姐会好好收着。”
六姑娘眼神懵懂,看看表姐,看看表姐的袖子,郑重的点头。
给表姐递上糕点,六姑娘又重新坐回椅子上。
钟攸凝也被引到了座位上。
钟攸凝轻松化解了一场尴尬,郑七这个小牛犊不高兴了。
她在六姑娘递过糕点后,得了个不会为人处事的批语,现在钟攸凝这样的行为,不是说钟攸凝就会为人处事了吗?
反正郑七不高兴了。
不过今日姐妹们都在,郑七有所收敛,不能像平时一样可以在绫华居大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