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中有话语权的主子们在商议什么不得而知,钟攸凝没去打听,本本分分在居所和寿康院往返。
立夏后不久,就到小满时节了。
从前住在清平乡下时,每当这时候,就是秋收前的准备工作了。播种、锄草,繁琐又辛苦。
食物方面有吃野菜、麦糕的传统。
麦糕用的是新收的小麦粉做出来的糕点,又叫尝鲜。
侯府也有在小满尝小满糕的传统,钟攸凝一开始还有些惊讶,后来才得知,镜川当地是没有这个传统的,侯府有这个习惯是遵循老夫人的饮食习惯。
说实在的,钟攸凝对老侯爷有些好奇了。
娶了一个人进门,连带整个家中的饮食习性都遵循另一个人。
这该是什么神仙爱情故事?
哪怕没有爱情,这种行为足以说明老侯爷对老夫人的敬重了。
小满之后,魏氏姐妹的亲事定了下来。
魏家来了人,从魏氏姐妹手中取走册子,没多久就给她们姐妹俩递了准话,告知了各位郎君的人品和前程。
魏氏姐妹最终选择了册子上家中条件最好的两位郎君。
商贾人家郎君她们姐妹不敢沾;家中供着读书人的家庭缺伯乐缺银,这两样魏家都无法提供,做不到像金家一样提前买股,给她们姐妹可选择的范围其实并不大,这两位郎君已经是最适合的了。
选好了人,后续的事情自然有人接手,用不着她们姐妹去操心。
两家人见了面,都对对方满意,很快就定下了日期,就在明年三月。
一方觉得“姑娘懂事稳重,还是小官人家出身,有侯府这样的人家做姻亲”,一方觉得“郎君人品不错,上限不知道,但下限高出普通人”,一拍即合。
就像侯府三位老爷,虽然没入朝为官,但身为侯府的郎君,在身份地位上仍然高人一等。
就是出门办事,这个身份也好使的。
当然,魏家人还是期望两位郎君能有个好前程。
魏氏姐妹的婚仪定下日期后,这两桩喜事也就不藏着了,府中各处院子都得到了消息。
钟攸凝也不觉得意外。上一世魏氏姐妹就分别嫁入这两户人家。
三月这个日期好啊,三书六聘走过了,气候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温度适宜,微风徐徐,连嫁衣都能裁剪适宜,不用赠减衣料,腰身肥厚臃肿。
终身大事上,新娘子都乐意美美出嫁。
魏氏姐妹还邀请好友们过院一叙。
钟攸凝收到帖子,也用心准备,让阿喜去开了她的私库,钟攸凝挑了两方清平墨出来做礼,准备送予魏氏姐妹,同她们道喜。
带来的几方清平墨,除了献与老夫人的,刚好还剩下了两方。
阿喜是只小貔貅,只进不出,她有些不大乐意的建议:“姑娘,要不咱们换成别的礼吧?”
钟攸凝笑话她:“你不是说她们姐妹不容易,现在还不想送礼了。”
阿喜:...她说不容易的时候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她噘噘嘴,眼咕噜转了一圈,视线落在一箱杂货上,这是上回给侯府各位主子们送见面礼后剩下的,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比如什么竹州的竹编、霞州的挂签,全都放在一处,有一些已经有皱褶损坏了。
阿喜本来想开口让姑娘回心转意,送送竹编、挂签什么的,看见成了这样,还知道没好意思张嘴。
她皱着小脸,叹了口气。
钟攸凝忍俊不禁。
她出声宽慰她:“好了好了,就是两方墨。她们姐妹有了归宿,大家都为她们高兴。”
阿喜低沉了一会,整个人又活蹦乱跳了,八卦的说起来:“姑娘,你说魏家姑娘们的郎君长什么模样?魏姑娘们模样不差,要是郎君们不行,真是一朵鲜花插牛粪上头了。”
她还知道一个词,叫“美女与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