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城外。
秋风萧瑟,万物肃杀。
大军连绵十数里,行走之间,动作整齐肃然,尽显杀伐之气,任谁看了都要称赞一声,好一个精锐之师。
明字大旗之下,朱厚照骑于马背之上,遥遥望着远处的宁远城墙,不由得心生感慨:
“好一座坚城。”
虽说距离尚远,可他也能感受到宁远城的坚固雄伟之意,也难怪关宁锦防线之名能传之后世。
只可惜,昔日的尽挡建奴兵锋的关宁锦防线如今已然凋零。
昔日这辽西走廊之上的关外八城,如今更是只余宁远一城,着实可惜。
朱元璋冷哼一声:“坐拥如此坚城,却还让那建奴鞑子逞凶至此,难不成崇祯朝的这些武将尽数都是些酒囊饭袋之辈?”
“若是此番那吴三桂识趣,乖乖交出兵权也就罢了,如若不然,咱先摘了他的项上人头拿来祭旗!”
朱厚照闻言不由得莞尔一笑。
作为开局一个碗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实是有资格说这话。
被朱厚照一并带来,侍候左右的吴襄听到朱元璋这话,心中顿时一突,当即大义凛然道:
“太祖陛下放心,若是那逆子当真不知悔改,臣定亲自替陛下斩了此獠!”
朱元璋瞥了一眼吴襄,对此人的谄媚心有不喜,只是并未显露于外。
朱厚照直接摇头,没好气道:“若如你所言,朕岂不成了逼父杀子的昏君?”
“难不成在吴卿眼里,朕和太祖乃是桀纣一般的暴虐昏庸之君不成?”
听到朱厚照的训斥,吴襄暗道不好,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心中顿时惶然不已,连忙道:
“陛下,臣万无此意。”
“陛下和太祖陛下自然是一等一的圣明之君,德行之厚,堪比尧舜。”
“臣只是想替陛下尽一份忠心啊。”
看着吴襄惶然惧怕的样子,朱厚照无趣的摆摆手:
“罢了,你的忠心朕心领了,此事日后莫要再提。”
“你若当真是忠心耿耿,日后便上阵多杀几个贼酋,若是立下大功,朕绝不吝赏赐。”
吴襄闻言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臣谢陛下厚恩,必杀尽建奴之贼,以报陛下厚恩。”
朱厚照闻言颔首点头:“既然如此,即日起,你便入虎贲营帐下为一小卒吧。”
“朕期待着吴卿立下大功,亲自为吴卿封侯的那一天。”
吴襄闻言整个人顿时愣在原地。
虎贲营帐下一小卒?
不是,陛下您来真的啊?
“陛下,所谓兵凶战危,战场之上太过危险,臣觉得还是侍候在陛下左右,护卫陛下安危更重要一些。”
吴襄期期艾艾,还想再为自己争取一下。
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战场了。
打仗是要死人的!
统帅一军的总兵有亲军护卫都免不了一死,更别说是大头兵了。
对于一向怕死的吴襄来说,让他当大头兵去战场上和敌人搏命,在生死之间游走,无疑比直接杀了他还难受。
对于吴襄的这些推脱之言,朱厚照早已看透,摇头玩味道:
“朕位于中军大营之中,左右自有亲军护卫,无须吴卿费心。”
“吴卿这般推脱,莫不是先前所言忠心之语,都是诓骗朕的?”
吴襄闻言猛地一个激灵,当即不敢再废话,老老实实的点头领命。
一想到接下来自己就要和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建奴鞑子拼命,吴襄心中就一阵惶恐悲凉。
看着吴襄失神落魄的背影,朱厚照心中摇摇头。
其实他本来没想让这吴襄去前线的,让他在这军中随侍左右,也不过是想着劝降吴三桂的时候,说不定能用得上。
既然这吴襄主动要求,那便遂了他的心愿就是。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