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哭声洪亮却眼底无泪,眼角的余光时不时瞟向自己,藏着对未来权力格局的算计。
他走到灵柩前,缓缓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额头触及冰凉的地面时,他清晰地听到身后有几道呼吸微微一滞。
“父皇,您安心去吧。”
“儿臣会守住这大明江山。”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乾清宫。
哭声戛然而止。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即将登基的新君身上。
内阁首辅刘健颤巍巍地走上前,他是三朝元老,花白的胡须在胸前飘动,脸上满是褶子,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遗诏令陛下即日登基,以安社稷。请陛下移驾皇极殿,接受百官朝拜,登基为帝。”
朱厚照站起身,目光落在刘健身上。
这位首辅大人,在原主的记忆里,总是以“教导者”的姿态出现,总想把皇帝打造成他心中的“明君”——一个听话的傀儡。
“首辅大人说的是。”
朱厚照的声音平静无波。
刘健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正要再说些什么,却听到新君话锋一转。
“只是,父皇尸骨未寒,朕心中悲痛,无心立刻登基。”
“不如先让朕为父皇守灵三日,三日后再行登基大典。”
话音落下,乾清宫内瞬间哗然。
“陛下三思!”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先帝遗诏在此,岂能延误?”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尤其是文官集团的官员,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驳。
刘健更是脸色一沉,往前一步:“陛下,万万不可!先帝遗诏在此,岂能因个人悲痛延误国事?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以江山社稷为重?”朱厚照忽然笑了,笑意却未达眼底,“恐怕是以诸位大人自己的权力为重吧。”
“早点让朕登基,你们就能早点掌控新君,继续把持朝政,把朕变成一个只会盖章的木偶,对吗?”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得在场百官脸色煞白。
谁也没想到,这位年仅十五岁的新君,竟然敢如此直白地戳破他们的心思!
刘健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指颤抖着指向朱厚照:“陛下……老臣绝无此意!”
“哦?那便是朕想多了?”朱厚照向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百官,“可朕是先帝的儿子,为人子者,为先帝守灵三日,尽一份孝心,难道不应该吗?”
“还是说,在诸位大人眼中,朕连这点孝心都不该有?”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整个乾清宫鸦雀无声。
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不孝”是足以颠覆一个人立身之本的罪名。
谁也不敢接这句话。
刘健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咬牙道:“陛下仁孝,臣等佩服。只是,守灵可以,但朝政不能停。还请陛下在守灵期间,委任内阁处理日常政务,待登基之后再亲理朝政。”
来了。
朱厚照心中冷笑。
绕了这么大一圈,终究是为了这个。
想趁他守灵的机会,让内阁彻底掌控朝政。
“内阁本就有辅政之责,日常政务,你们处理便是。”朱厚照不咸不淡地说道,“但若是有重大事务,必须禀报朕,由朕定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朕虽守灵,却未昏睡。”
刘健等人对视一眼,虽然没能完全如愿,但至少争取到了处理日常政务的权力,只能点头答应:“臣等遵旨。”
朱厚照不再理会他们,转身走到灵柩旁的蒲团上坐下,闭目养神。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这些文官集团的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