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口供,公安同志和部队找到了好几个窝点。
但抓住的人并不多。
这一切都是在台面下进行的。
与光彩的十吨级别冲床试制成功同步进行着。
轧钢厂这边,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之后,后续十吨级别的冲床制造已经进入到正轨。
这个时候显然不像是此前那么小打小闹。
需要一次性浇铸多个壳体框架,各种零部件也不是一个个的加工。
需要用到的人数倍程度的增加。
而五十吨级别的冲床则是还在按部就班的制造着。
其他人无限欢喜当中工作,牛根生则是努力的配合一下其他人,他的内心里很是平静。
就这样的五十吨级别冲床,放在后世,也就是乡镇小企业机器的程度。
还是更加高端的数控机床牛逼。
只可惜现在的数控机床刚刚出现,放到老美家也是最尖端的技术。
纸带打孔的数控机床,非常的原始。
估计放在后世都没有几个人听说过。
但就这种级别,发动整个苏联的力量,搞一次大工程,估计才能够做到同等水平。
主要是五十年代整个工业水平、计算机水平都还十分的低端。
在这个年代,电脑那是大家伙,核心部件动辄需要好几个房间进行安置。
所以一边盯着五十吨级别冲床制造,牛根生也只敢在内心深处对于数控机床产生出一些妄想。国内,暂时真的无法做到对这一种类的机床进行制造。
牛根生自己也没有在这一领域点出技能树。
牛根生:以后可以想办法认识一下这方面的人才!就是不知道哪里才有这种人才?
三周时间转眼即逝,忙忙碌碌的轧钢厂试制新车间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那种五十吨级别的冲床终于完成了所有部件的组装!
但这一次不只是五十吨级别冲床,还有三台十吨级别冲床同样是完成了制造。
前后四台十吨级别冲床,把调拨下来的四台十千瓦的电机全给用上了。
所有通电前的测试皆已经完成。
周围聚集了比上一回更多的人!
光是苏联专家就来了三十多位,还有几十位国内的兄弟单位专家。
要不是牛根生身为这一种两个型号的机器总设计师,他都不一定挤进人群里。
首先进行的当然是三台十吨级别冲床。
随着闸刀推上,机器的轰鸣声响起。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澎湃动力震荡感,让参与到上一次任务的所有人已经忍不住的开始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