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26章 千人大逼宫

第126章 千人大逼宫(4 / 4)

这边,老百姓该干什么还是在干什么,甚至官府不负责维持治安,就已经有军户代表上街来维护治安和日常秩序了。

干得甚至比开封府还更好呢。

至于那一封接着一封请斩王小仙的奏疏,自然是全部留中,赵顼完全不看。

而且兵变之后好几天了,赵顼没有出面见任何的大臣。

反而一直在忙着扩建他的直属班直,将金枪班,内殿直,御龙直,骨朵直这几个班直全部拿了出来给合并了。

这里头,尤其是地位最高的内殿值本来全都是些权贵子弟的,这次却是一口气扫出去一大半。这些也都是他的亲戚,赵顼明确的说了,他要效仿太祖,乃至于李世民,要亲自操练班直,将来也一定会打仗,吃不了苦的,没想着在军队里混一辈子的赶紧走,知道你们都是恩蒙的,俸禄也不会少发你们的。另外体能不达标的,身高根本不够在里面凑事儿的,不管是不是权贵也都统统滚蛋。

原本这些班直加起来一共是三千六百人,但实际上空饷吃得极其厉害连两千人都没有,赵顼又一口气裁撤了六百多人,只剩下了一千出头。

再通过那些军户代表们,遴选了“父辈从军而为国牺牲者”,又凑了一千人,合计两千人,取名为“变法亲卫班”。

赵顼亲自兼任这个变法亲卫班的都指挥使,据他自己所说,他要学习唐太宗,以后每天早晨他都要亲自练兵练这些变法亲卫班。

顺便锻炼身体。

就是大宋的皇宫相比于唐朝的太小,也不知道他打算上哪练去。

下边的两个指挥使,一个是他自己的亲舅舅高士林,另一个却是宫中的宦官,仁宗朝大宦官张惟吉的养子张若水。

高士林这个身份自不必说,这个张若水本身是张惟吉的养子,是继承了一部分张惟吉的军事遗产的,其本人也确有军功,并不是个普通二代,话说太监里又哪有真的二代。

侬智高叛乱的时候他是曾追随狄青做过监军的,也曾在环洲讨过兵马钤辖,剿灭过解乜臼族叛乱,都是实打实的军功。

莫说宦官了,宋朝的武将里能拿得出拿得出手的军功的又才有几个人啊,他这履历在太监里就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他干爹张惟吉还曾因公开反对韩琦、夏谏的军事方略和文官闹过极大的矛盾。

一口气破了大宋历来不许外戚领兵和宦官京师领兵的两条铁律!

而且副指挥使选的也是他自家表哥高公绘和他自己的亲信潜邸宦官王中正。

更恶心的是,这么大的事,枢密院还是啥也不知道,事儿都干完了,赵顼也就只是下了旨意通知了他们一下,让他们配合。

枢密院依然瘫痪,啥也干不了,有意不去配合。

有一种整个枢密院都裁了好像也并不影响赵顼整肃军队的荒谬感。

朝臣还是齐齐反对,反对来,反对去,又开始集体上奏疏请杀王小仙。

大家都觉得,赵顼他变得这么坏,肯定是那王小仙蛊惑的。

王小仙实在是该死,为了杀他,大宋不杀士大夫的这个潜规则真可以破了。

不,他王小仙算个屁的士大夫!这种奸贼就不配说自己是士大夫!

眼看着赵顼一连好几天都在装死,外臣一个不见,针对军队的改革却是越来动作越大,越来越是狂野,也确实是越来越不讲规矩。

群臣却是终于再也坐不住了,在宰相曾公亮的带领下,齐齐的走过了东华门,故意让全东京的百姓都看着他们,齐齐的来到了宣德门外,黑压压齐刷刷的,三百多人的大小官员,后边还跟着四百多的太学学生,太学学生的后面还跟着一大堆不知道是哪来的什么玩意,加起来差不多得有一千多人,远远超过了前朝时濮议之争的规模,全都跪了下去。

“臣等请官家,斩王小仙!以正我大宋国本!如此妖人不死,我大宋亡国有期矣!!”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