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50年:从八大胡同要饭开始 > 第144章 回城偶遇文芸

第144章 回城偶遇文芸(1 / 2)

马翠芬现在是要多后悔有多后悔。

当初城里还没公私合营,工人工资普遍不高,她借着怀孕和欠债的契机回了马家屯。

那时乡下是真的好,她和儿子加起来分到了将近六亩地。

她还加入了马家屯的互助组,靠着每年地里的粮食和这几年从林灵手里扣下的生活费,她在乡下活得有滋有味儿。

后来更是有吴大奎这个大傻子,上赶着给她送钱。

马翠芬一度比在城里时过得更潇洒。

她追求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吃饱饭,她是要有好衣服穿,有好东西吃,能大手大脚花钱。

再之后吴大奎和她的事虽然被谭韵发觉,谭家还派人去马家屯警告了马翠芬。

不过有吴大奎做席面赚钱给马翠芬花,她日子过得也还勉强。

可惜后来高级社实行,所有土地归了集体,所有人开始按劳分配计工分。

马翠芬一个女人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反观城里,公私合营后实行了八级工资制。

工人的收入大幅增加了不说,低级工只看熟练度,一年升一级更是有了盼头。

粮食定量后布料也开始定量,跟着是副食、猪肉。

慢慢的乡下的供给还不如城里了,也就是今年开始有了大食堂,不然农民怕是要挤破头地想进城。她昨个顺势提出要和吴大奎结婚。

吴大奎其实不怎么看得上马翠芬的,愿意养着她看是看在马虎的面子上。

不过吴大奎现在名声已经臭了,似乎除了跟马翠芬结婚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所以吴大奎就同意了下来,也正好用结婚来堵住悠悠众口。

但是今年开始新的户口登记条例实施,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成了天堑。

马翠芬听吴大奎说,他俩结婚后她还是只能拿农村户口,而且孩子随母亲,也是农村户口。以后粮食定量可成了大问题,吴大奎拍着胸口表示他能搞定,马翠芬也只能选择相信他。

杨凌回到后院家里拿了一把自家的锁将西厢房锁上,拜托院里邻居将钥匙给杨凝。

他简单收拾了一些日用品后直奔北新桥。

北新桥这边以前有很多当铺,公私合营后这些当铺被改成了信托商店。

这边算是四九城最大的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了。

不过杨凌可不是来买自行车的,虽然他的两辆自行车被弟弟和妹妹各骑走了一辆。

他是来买家具的,北新桥信托商店的二层卖各种日用家具和杂货。

因为只是在乡下凑合用,杨凌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些二手物件。

信托商店门口就有蹬三轮的窝脖,马家屯离这里足足八九十里,骑着三轮车一去一回也得一整天,窝脖要价1块钱,杨凌爽快地给了。

窝脖也是挂靠在公家服务社的,杨凌也不担心对方拉着他的家具不见了踪影。

跟窝脖交待好送到马家屯后,杨凌离开了北新桥。

四九到周边郊区如今已经通了票车,不过像十三陵这种偏远地方,要倒好几次车。

杨凌坐5路电车到德胜门,他要在这里坐345路到昌平再转314路才能到马家屯,整趟下来需要三个多小时他到德胜门后正在站牌下百无聊赖的等车,猛然看到旁边一位女同志有些眼熟。

“文记者?”杨凌试探性地喊了一声。

“你是?”

文芸转头看是一个帅气的男同志,有些面熟却想不起来名字。

杨凌笑着提醒道:“8年前,你去第三轧钢厂采访过我。”

“你是.杨凌同志!”

文芸其实对杨凌印象挺深的,只是那时杨凌真实年龄才14岁,现在已经22了,比那时长高了快20厘米,五官也更硬朗,她一时没认出来也正常。

见文芸认出来自己,杨凌点头笑道:“文记者也在这等车?”

他发现8

最新小说: 意外获得修真传承,我要逆袭 我一个F级天赋搬空副本很合理吧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重生章鱼,无限吞噬成克苏鲁 重回1985悠闲水乡 我靠透视捕鱼养娃,不小心成了神豪 盗墓ooc小剧场 爷恶奶坏?分家!我从破屋搬豪宅 三源基因之空白垠 暑假家访,女儿毒宠吓坏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