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 第113章 全线亏损的黄埔船坞

第113章 全线亏损的黄埔船坞(1 / 3)

1975年1月1日,农历乙卯年十一月十九,星期三。

香港,中环,夏悫道10号。

和记大厦。

这座矗立于维港之滨的二十三层的标志性建筑,此刻门前人头攒动,气氛异常热烈。

新年的阳光洒在光亮的玻璃幕墙上,却难掩大厦内部经历的风雨飘摇。

今天是个黄道吉日,陈耀豪特意择此良辰,正式入驻这座刚刚易主的和记大厦。

维港投资成功收购陷入困境的黄埔船坞及其和记核心资产和记大厦,这一役,被舆论视为“华资收购英资第一枪”,震动香江。

意义非凡的时刻,吸引了全港媒体的目光。

长枪短炮早已架设完毕,记者们焦灼地守候在门前,只为一睹这位打破英资神话的“陈生”风采,捕捉他的第一句宣言。

陈耀豪深知“闷声发大财”的道理,奈何时代洪流裹挟,媒体的热炒已将他推至风口浪尖。踏入这扇门,便意味着正式卷入各方势力的角力场,再无退路,唯有前行。

“陈生!作为首位收购英资黄埔船坞的华人,您此刻有何感想?”

“陈生!英资财团绝不会善罢甘休,您是否担心他们的反击?”

“陈生!黄埔船坞负债累累,您将如何化解这个烂摊子?”

“陈生……”

“陈生……”

车队刚一停稳,陈耀豪推开车门,瞬间便被汹涌的人潮和连珠炮似的提问包围。

镁光灯闪烁,几乎晃得人睁不开眼。

在这决定性的时刻,任何差池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面对敏感的“华资英资”之争,陈耀豪略一沉吟,在安保人员艰难维持出的空隙中,朗声回应:“各位传媒朋友,香江乃国际都会,商业行为本无华资英资之分,皆为促进本埠繁荣。

此次收购黄埔船坞,纯粹是维港投资与和记洋行在商言商、友好协商之成果,旨在盘活资产,共谋发展语毕,他不再多言,在保镖的严密护卫下,穿过喧闹的人群,大步流星地迈入和记大厦厚重的大门,将媒体的喧嚣隔绝在外。

一楼大厅内,气氛截然不同,肃穆中带着一丝紧张的期待。以梁宏为首的一众黄埔船坞高管早已列队恭候。

队伍中,洋面孔与华面孔参半,神情各异。有审视,有疑虑,也有对新生的期盼。

“陈生,欢迎莅临和记大厦视察。”梁宏上前一步,恭敬招呼,姿态放得很低。

“梁助理,今日非为视察。”陈耀豪环视这气派却略显陈旧的大堂,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是来正式入驻。从今日起,维港投资与黄埔船坞,便以此地为家了。”

这是他首次踏足这座象征财富与权力的建筑,亦是维港投资新纪元的开端。

一行人沉默地步入电梯,直达顶层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维港景色壮阔,却无人有心欣赏。会议桌旁,陈耀豪在主位落座,目光扫过两侧:梁宏、负责码头建设的瓦伦、掌管航运的豪斯、均益仓总经理瑞德,以及负责修船业务、同时也是与太古合资关键人物的华人邓国梁。

“会议开始前,我宣布一项人事任命。”陈耀豪开门见山,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即日起,由梁宏先生出任黄埔船坞总经理,统筹全局。”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掌声,热烈却带着程式化的谨慎。

新老板的第一次亮相,第一道人事任命,无人敢怠慢。

“接下来,请梁总经理及各位负责人,简明扼要汇报各自管辖范围的核心状况。”陈耀豪单刀直入,时间紧迫,容不得客套。

梁宏清了清嗓子,摊开文件夹:“陈生,黄埔船坞核心资产包括三大自有船坞:红勘黄埔、大角咀、香港仔船坞。

股权方面:持有均益仓52%控股权;持有香港联合船坞50%股权(与太古合营);

最新小说: 我靠透视捕鱼养娃,不小心成了神豪 暑假家访,女儿毒宠吓坏全网!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女总裁的满级男神 盗墓ooc小剧场 爷恶奶坏?分家!我从破屋搬豪宅 重生章鱼,无限吞噬成克苏鲁 我一个F级天赋搬空副本很合理吧 三源基因之空白垠 意外获得修真传承,我要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