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 第142章 荀彧:大汉,该亡吗?

第142章 荀彧:大汉,该亡吗?(1 / 3)

尚书令府中,灯火通明。

年仅十一岁的荀恽举着灯盏踏入大堂,担忧道:“父亲还不休息?”

荀或衣着庄重,端坐在主位上,神情不安道:“为父这几日有些不安,今日愈发浓重,总感觉今夜会有大事发生。”

“父亲。”

荀恽安抚道:“可是因为冀州战事?”

荀或摇了摇头,沉声道:“恽儿,我们一族各自奉王,友若在冀州,为父在许昌,公达在大兴,你以为日后谁可为荀氏留下血脉。”

“这。”

荀恽有些忐忑。

他还年幼,固然聪慧不已。

但是,这种涉及天下大势,家族存亡之事岂能烂言。

“但说无妨。”

荀或眼中满是考校。

他也想看看自己的子嗣,比之荀攸的子嗣如何!

“父亲。”

荀恽放下灯盏,作揖道:“孩儿以为日后当得大兴称王,而公达也会成为大兴人臣,我们与友若叔父皆败!”

“为何?”

荀或眉头紧蹙。

乃至,有些不敢置信。

荀恽摇了摇头,看向大兴方向道:“这些年,公达没少寄来书籍,从来未曾间断过,自从他领帅位,征伐益州之后,便是荀缉侄儿寄书,可是大兴从来不曾理会过,若是父亲每个月都给公达写信寄书,我们一家还能活下去吗?”

荀或微微一愣。

荀恽人小鬼大的叹道:“父亲,我荀氏世受汉禄不假,可大汉的衰败并不是外力导致,若是大汉亡了,也是在强盛时而亡,足以说明他是因为内部腐朽导致。”

“继续。”

荀或沉声道。

“大兴有显学。”

“列举了大秦,大周,大商的灭亡。”

“商亡而周代,周亡而秦代,秦亡而汉代。”

“朝代更迭,内政架构重置,汉承秦制,不过是秦王政的遗产。”

“四百年的时光,足以让这份遗产消耗干净,难道父亲没有发现大兴内政六部,军议司,司天监,道录司,大兴学府,都是新的内政架构吗?”

“父亲,大汉已经腐朽了。”

荀恽躬身作揖,眼中满是悲凉与彷徨。

“腐朽了吗?”

荀或有些茫然道:“我等,又在坚持什么?”

荀恽苦涩道:“秦亡,秦一统天下的大志未曾消亡,天下人却总以暴秦而称,大汉近二十年的离乱,难道不比暴秦还要可怕吗?易子而食,人相啖,千里白地,遍地呜咽,可曾在秦的国度中所见过?”“咕咚。”

荀或咽了囗唾沫。

荀恽指向南地道:“父亲心怀大汉,可是百姓真的信仰大汉,大汉还是曾经的大汉吗?我们所坚持的大汉,就算挽救了又能如何,百年后依旧是遍地枯骨,依旧是千里白地,易子而食,人相啖的惨事还会重现,真正可以挽救天下的是大兴,他们已经矗立于乱世之巅了。”

“恽儿。”

荀或面色顿时一沉道:“你路走偏了。”

“没有。”

荀恽坚持道:“父亲真的见过大兴,真的想过大兴是何等盛景吗?学子为了大兴崛起而读书,百姓耕者有其田,官吏清明,将卒用命,大兴有他们的信念,丞相府只有征伐天下的暴虐,朝中士卿只有兴汉掌权的勃勃野心,而父亲也只是沉寂在大汉曾经的辉煌不愿苏醒罢了。”

荀或沉声道:“你是汉臣之子。”

“汉臣?”

“呵,呵呵。”

荀恽笑的极为悲凉,说道:“秦一统天下,刘邦,项羽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秦的子民,刘邦更是秦的官吏,不一样铸造了大汉吗?”

“恽儿。”

荀或眼中多了几分怒气。

“孩儿自知无法说服父亲。”

“可孩儿知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最新小说: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