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师即可平定。
刘义真洋洋洒洒写了万字,包括他自己离开后关中权力分配的想法,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全都写在了家书里,另外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彭城,交由刘裕定夺。
至于谢瞻,则在安定多住了几日。
从谢瞻的口中,刘义真得知了刘裕有意撮合他与谢景仁的嫡长女。
对此,刘义真并不惊讶。
原时空中的庐陵王妃,正是此女。
刘义真笑道:“如此说来,我与宣远以后就是姻亲了。”
谢瞻却不无担心道:“下官出自寒素之门,祖父、父亲都没有担任过二千石的官职,吾弟宣明(谢晦)德行浅薄,能力平庸,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得到太尉的厚遇,如今又与桂阳公结成姻亲,不敢欺瞒桂阳公,下官担心这并非家门之福。”
刘义真知道,谢瞻太了解谢晦了。
他与谢晦的感情一直很好,但谢晦的官越做越大,他就越来越怕,刘裕还在世时,谢晦备受信任,官至侍中,中领军,统领宫中宿卫。
但谢瞻却因为谢晦受到的恩宠而恐惧不安,甚至有病也不肯去治,希望就此病死,最终也称心如意。
看起来很可笑,然而,谢瞻的担心并没有错,在他病死的五年后,谢晦被迫打起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最终自己兵败伏诛,同时也祸及家门,兄弟子侄皆被从坐处死。
没有看到那一幕,也算谢瞻的幸运。
刘义真宽慰他:“宣远多虑了,陈郡谢氏乃是华夏高门,不应妄自菲薄,谢从事(谢晦)更是太尉的谋主,足智多谋,行事纵有不妥之处,哪怕念在姻亲的份上,我也会帮着宣远一同规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