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视入她义愤填膺的双眸,瞬时移开。
原来女孩绝非骄矜之辈,她懂得体贴,关怀友人,有一颗最细腻不过的心,过往的印象俱是他判断谬误。
大
“甚么?和离!"安仲业闻言,嗤之以鼻,“六娘不可妄语。”他转视李小六身旁的阿史那云:“二娘欲与我和离?”以为不过是受人怂恿一时冲动,孰料,阿史那云缓而慢地,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已思量半年,今日请秦王,请亲族前来见证,便是为了此事,还望婆母与夫君成全。”
安仲业难以置信,莫氏立时怒目瞋起,叱声尖刻至旁若无人:“我安家何尝薄待于你,娶了你这么个忘恩负义之辈进门,竞想着与我儿和离?”她只觉颜面丢了个干净,又睨向安仲业,重拾了些得意,扫回阿史那云,目神轻蔑:“你可知我儿不是平头百姓?我儿是县令,县太爷,那是何等风光人物!日后出将入相不在话下,你却欲与我儿和离?”此言一出,满堂倏尔哗然。
阿史那大伯捋须,同情地瞥眼侄女。
李小六觉出阿史那云尴尬不已,悄悄拍拍她的背。阿史那云视向安仲业,嗓音虽温,却掷地有声:“大郎扪心自问,你我夫妇平日是否安谐?”
安仲业顿觉局促,环顾众人:“二娘言此作何。”“既然不相安谐,婆母厌恶,大郎也从未将我视为妻子,那我们自此一别两宽便是。”
“休想!"莫氏出手,指甲险些戳上阿史那云鼻尖,“大郎是有身份的人,和离绝无可能。”
她哼一声:“只可七出。”
“不可七出。“话音未落,李世勒冷道,直将莫氏脱口之语堵回。李小六感激地望了望他。
七出者,为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乃夫家任意休妻七条理由,如若背上其中任意一项罪名,则毋论阿史那云如何无辜,此生难免遭人背后指摘。
莫氏坐不住,率先道:“秦王虽贵,恐怕横加干涉小民私事也绝不占理。”“母亲!"安仲业示意莫氏噤声,随后朝李世勒拱手抱拳,“秦王,我母亲村妇不识礼数,还请多海涵。”
他先松了口:“二娘与我既无夫妻情分,就此了断也好,只是一件一一和离究竟有损名声,还需休书一封,以全我读书人颜面。”李世勒神色似静潭无波,始终肃然,令安仲业难以窥知喜怒,不觉后背发凉。
“舍妹请本王来为阿史那二娘做主,便是为全两家体面而来。若安郎君执意不肯和离,那本王令阿史那二娘立一放夫书,至那时郎君莫怪本王不近人情。一闻放夫书,安仲业面色骤然难看,莫氏登时驳斥:“岂可让我儿得放夫书?秦王,休欺人太甚了。”
李世勒深深视她,目中寒意足令人凛然闭口,口吻却不紧不慢:“我闻阿史那安陆曾病重,夫人却拦阻独女阿史那氏归宁尽孝,不许其榻前侍疾,夫人可知主使不孝罪者,该如何论处。”
“罢了罢了,母亲,休再说了。”终究对秦王心怀敬惧,又闻他以牢狱相威胁,安仲业忙私下拉扯莫氏。
“这…”莫氏教儿子眼风拼命使来,一时已拿不定主意。“莫娘子,我来讲一句公道话。“观摩良久的阿史那大伯此时起身出言,“舍弟独这一个女儿,日后养老送终皆指望二娘一人,这也是订亲前即讲好的条件,你却不讲仁义出尔反尔,怕是忒不厚道,天底下岂有这般道理?”“既夫妻情分已断,和离便和离罢。"安仲业最终一锤定音。阿史那云肘撑泸台,刮了刮扒着台面观察食单的李小六鼻梁。食单已然新换过,李小六不禁研究入神。
“你那位朋友,扮起你哥哥来还挺像。“她瞟了一眼等候在座位上的男人。“二娘记得我哥哥是何模样?"果然被发现了。“秦王前日方去过我那婆母……前婆母店中,我岂会脸盲至此。"阿史那云道,“除却你哥哥,我还见到了其他人。”李小六勾起好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