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下雨,她们各自找到卖火炮的位置。从背兜里取出一饼饼各种规格的火炮,摆放在街檐台阶上一张塑料纸上。二朗庙场镇人口多,水泥厂有十几家,工人也多,很繁华,街道多。她卖炮的街是老街,街道仄,人们走到路上肩并肩,人挨人挨,随时听道:“你龟儿子,把我脚踩到了,你给老子嘴巴放干净点,小心老子揍你。”吵闹声震动得耳朵“嗡嗡嗡”响,但甲成果她们已经习惯这种杂吵的声音。甲成果向上街望,欧大嫂正大声喊:“这边瞧,那边看,这里的火炮真好看。”甲成果也拉起嗓子嚷:“人逢喜事精神爽,卖饼鞭炮响一响,鞭炮响声不脆不给钱,大家摸一摸,火炮大又圆,大家看一看,红白喜事全靠它。”旁边一位卖菜的大姐说:“这位大姐,我的父亲明天六十大寿,想卖饼火炮热闹一下,可是今天我的菜还没有卖完,我能不能用这点菜换一饼火炮?”“我们家里种的菜也多,看在我们随时相互照看摊位情况,我们再卖一会儿,如果你实在卖不掉,我们再换。”“你心太好了,大姐。”随着她的叫卖声,人们渐渐地吸引到摊位上,有老主顾问道:“甲火炮,你又来卖火炮?”“就是,上次你卖得火炮响声大不大?”“还是可以,你装的是炸药,响声当然大哟。”一位农民把不同规格地火炮反反复复摸反反复复看后,问这个是多少钱,问那个多少钱,就是不买,他接着戴着怀疑的眼光向老顾客问:“她这真是由炸药做的?”“就是。”“不是炸药不要钱,你到底买不买,不要影响其他顾客买火炮。”他总算从他那脏兮兮口袋里摸出一张伍角的票子,把它捊得抻抻展展,递给她,说:“我买一饼小的,给我爸冲冲喜。”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火炮还剩两饼,突然不知道谁说:“来抓卖火炮的人来了。”街上人群骚动,她很麻利地把两饼火炮往自己外衣下藏,人迅速地离开,背兜放在原处,她向欧大嫂摊位走去,她走到供销社,躲在大门后,双眼盯着欧大嫂,欧大嫂由于还剩得多,躲藏不及,俩位戴着圆盘帽的男同志对她说:“个人不准生产火炮,你们硬不听,帯上你的火炮跟我们到公社办公室去。”欧大嫂死死地把火炮搂到自己怀里,哭着说:“我只会做火炮,其他的我不会,我们全家六口人都全靠它,你叫我如何活?为什么只抓我,那前面还有一位你们不抓?”他们向前方望了望说:“没有啦,不行哟!必须跟我们走。”胖子对另外的男同志在耳边说悄悄话,说:“不走也行,要发款伍元!”欧大嫂想:“伍元相当于十饼火炮,而且还包括本钱都没有了,不行,最多认三元。”她主意已定,从一个裤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三元钱递给他们说:“大哥,我只有三元钱,我也不要票,行吗?”胖子接过她给的钱,气呼呼地说:“行了!你快点买,快点走,别给我惹事。”
我妈在回家的路上一直闷闷不乐,最后忍不住问欧大嫂:“你被抓为什么还要告我?”“我看你快藏起来了,我想我总得找点少罚钱的理由吧!”
我妈刚刚回到家,我就告诉她:“我被重点初中重时中学录取了!”这个好消息冲走她心中的郁闷。
十三
我到重时中学读书成为我妈心中最重要的事,也是我们家庭最重要的事情。重时中学是涪江县五中,原来是高中的学校,汪老师一直对我们说:“你们遇上好时代,你想原来教高中的老师,现在教你们初中生,是大材小用,是你们掉进蜜糖里。”学校在重时区所在地小溪河公社,离家有四十里。
早晨,甲成果吃完饭后,对王世清说:“娃儿马上要开学,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独立住,每周才能回家一次,我听别人说过,每次回来让他帯点下饭菜,今天到供销社买点豆豉,给他作下饭菜。”王世清说:“你今天不去卖火炮吗?”“在乡下卖得便宜且还有很多单位检查,我们集中到涪江县城区卖,给甲王乙准备学费、生活费还要给他做一套新衣服,家里开销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