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卷与旁边密封的墨卷进行比对。
朱卷是誊录官重新抄写的无记名考卷,墨卷则是考生亲笔所写的原卷。
科举考试中,士子将填写好的原卷交上来后,还需要由誊录官进行二次誊写,将试卷誊写成统一笔迹的副本。
以此消除考官通过笔迹,暗记识别考生身份的可能性。
“墨卷字迹工整但笔力不足,朱卷笔走龙蛇,颇有风骨。”
翻阅案几上的卷宗,言若海眼睛微眯。
他能看得出来,大多数士子的笔力,相较于早就有科举功名在身的誊录官,还是稍有不足。
随着翻阅的试卷越多,言若海眉头越皱越紧,十份江南士子的考卷中,竟有六份存在字迹差异!
按理说誊录官每日都要一次性誊录多份试卷,这些试卷中的字迹都要相差无几,不能出现明显的偏差,否则就有假做痕迹的嫌疑。
言若海观察到这几份试卷的异常,又继续翻阅了十几份江南士子的试卷,里面仍有六七成试卷,笔迹和其他试卷出现明显差异。
这些笔迹异常的试卷,无一例外还都获得了较高名次,能看得出来,誊录官在抄录这些试卷时,刻意使用了不同字迹。
为确保试卷对照准确,言若海又让人拿来了几十份,来自北方士子的试卷。
这些北方士子的试卷,其中有两三成字迹稍显奇怪,剩下大多数试卷的字迹都较为统一,大致察觉不出其中异常。
“来人!”言若海轻叩桌案,一名四处探子立刻出现在门口。
“去请八处主办过来一趟。”
言若海看到这些誊抄的试卷中,存在字迹差异较多的情况,为了确保分析正确,让人将鉴查院八处主办宣九请来。
八处主要负责书籍刊印、舆论引导,对于试卷中的字迹差异,有比他更加准确地判断。
“言大人,你这是有新发现?”宣九很快带着几个八处的人赶了过来。
相较于鉴查院其他主办身上带着的严谨和肃杀,他脸上多了几分文人儒气,许是经常跟书卷打交道,宣九更像是个文吏。
“宣九大人来了,请坐。”
言若海迎宣九坐了下来,讲明几十份试卷字迹差异后,宣九脸色变得郑重。
誊抄的试卷有重大纰漏,这可是科举舞弊的大事,不由得他不重视起来。
“言大人放心吧!
要论情报探查和刺杀,我们八处比不上其他各处,可要说到分析纸张印刷和字迹,正是我们八处的拿手好戏。
我们不仅能分辨出,誊抄试卷的字迹是否有问题,就连这些字迹出自谁手,是不是这个人惯用的书写习惯,我们都能给您分析出来。”宣九满脸自信,拍着胸脯打包票。
“那就麻烦八处诸位同僚了!”
言若海朝宣九和八处的人拱了拱手,心里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