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沸腾后,翻起小水泡泡,水蒸气裹挟着香气往外飘。
推开东厢房门,林书润听到身后床榻里传来妻子的声音:“好香啊!”
冬天喝上一碗热汤,能暖上一整天。
陆英被美食吸引,惦记着渔粉,躺下后再无睡意,索性套上棉袄,下了床。
不等洗漱,陆英来到厨房,看到自家闺女往锅里均匀撒下鱼片,看着灶台两只粗瓷碗盛着满满鱼片,纳闷道:“怎么不一次煮完?”
“出摊晚一点,煮早了,鱼片不够嫩,这一锅煮好,咱们先吃。”说话间,林芫花从锅中捞出粗粮粉面,铺在碗底,舀上两勺鱼片鱼汤,最后撒上一把葱花。
陆英抱着渔粉碗,吸溜着面条:“粉面爽滑劲道,鱼汤很鲜,还不错,分量这么多,花花打算卖多少一碗?”
林芫花想了想,比出一只巴掌:“我看私塾外八个肉沫菜饺,零星点肉沫,沾了点荤腥,最便宜要六文钱。我的渔粉分量比饺子给的足,卖个五文钱,应该会有人买吧!”
林书润抿了一口鱼汤:“鱼味浓而不腥,一碗有七八片鱼肉,分量足,卖五文钱,还算实惠。”
林青叶起床时,赶上父母在吃早饭,埋怨说:“你们吃好吃的,怎么不叫我?”
第一次摆摊,老爸担心她,跟她商量,让林青叶陪着去一趟私塾,晚些再去码头。
于是林芫花没煮他的份,摊开手:“谢谢惠顾五个铜板。”
林青叶掏出五个铜板,左右环顾:“渔粉呢?”
“等着,一会儿跟我去私塾。”林芫花抛下他,去了厨房,过凉水的粗粮粉面放到容器,剩下的鱼片,下到锅里氽烫。
鱼片一变色,立即捞出,约莫七八成熟,剩下的余温能烫熟,这样口感会嫩些。
滚烫的鱼片鱼汤盛进干净木桶里,盖上盖子,木桶四周裹上花棉布保温。
将木桶与粗粮粉面放到背篓,林青叶背着背篓,林芫花则挎着只菜篮子,行走间,能听见碗筷相撞的清脆声。
告别了母亲陆英,此时东方既白,姐弟俩出了院子,朝私塾过去。
步行一刻钟,抵达私塾外。
这个时间,私塾外的街道萦绕着烟火气,贩子们各自招揽着生意,见到林芫花这张熟面孔,多瞧了几眼。
见她带着个陌生少年,两人卸下背篓后,开始规整木桶……
她用筷子挑来些粉面,舀上汤汤水水,然后递给陌生少年。
那人蹲在她摊位旁,吸溜着粉面,少年模样不俗,吸引了驻足的食客……
“好狡猾!”
让自己人伪装食客,这不,立马吸引到了一位食客上前询价:“这是鲜鱼面?”
看到小胖子王茂,林芫花绽开笑颜,指了指炭笔写的木牌子:“是杂粮渔粉,用鱼汤熬成的汤底,各种粗粮粉面,五文钱一碗,很鲜哦!”
王茂今日吃了一碗面粉做的疙瘩汤,美滋滋,此刻见到渔粉,又觉得馋了。
面粉精贵是精贵,就是吃着没肉味。
他瞧林青叶大口大口吃得很美,鱼香肆意,香气不停地往人的鼻子里钻,吞咽了口水:“可惜我今日在家吃了的,我下次一定光顾你。”
林芫花没有因为做不成买卖拉下脸,仍旧笑嘻嘻:“没关系,下次有空尝尝,等我有时间给你做烤鱼籽吃。”
“烤鱼籽?”光是想象那个画面,馋得王茂直流口水。
余光扫到好友往其它小摊过去,王茂抬手打招呼:“陶祥,这边。这是我阿姐的朋友,她家卖的渔粉,可好吃了,你买一碗吃吃看。”
陶祥瞧一眼林青叶,又看看木牌:“来一碗吧!”
又扭头问王茂:“你要吃吗,我请你?”
王茂摸摸肚子:“不了,今天在家吃了疙瘩汤,我先去学堂,你慢慢吃。”
说完,王茂退走,临走前,还冲林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