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调查完后开始整理数据
陆安认认真真列出自己要调查的阶级。
贫民,平民,自耕农,商户,小地主,大地主,豪强士绅,吏,官。“你们自揭了条子去调查吧!”
待陆安话音刚落,赵松年这位前提学官便大笑着揭了"官"的条子。朱三十郎兴趣浓厚地揭了“商户"的条子:“我家在襄州也有铺子,正好可以上门拜访拜访诸′伯父。”
陆容一概不问陆安做这些事背后的含义,他只要知道这是陆家九郎就够了。于是揭了豪强士绅的条子,道:“瘦死骆驼比马大,陆家的名头应当还好使。其余诸人也各自揭了条子,纷纷出门。
陆安自然也带着陆沂舟一起,她们行遍周边数县,访查了上百户百姓,记诸民事于随身册子上。
七日后,诸人陆陆续续、风尘仆仆地回到了落脚的旅店,身后背篓、书箱、行囊里装满了此行的调查报告数据。
陆安瞧了他们一眼,笑问:“这是怎么了?怎如此垂头丧气?”“先生……“宋讲文的面容有着疲倦与挫败:“我一直以为大薪的天下欣欣荣,百姓也平安喜乐,但如今一调查才知,欣欣向荣的只是豪族,百姓多有愁苦一一就在前两日,无灾无难之时,竞还有人饿死了!”他不是觉得大薪天下不会有饿死的人,但他之前一直觉得,饿死这种事只会出现在天灾来临后,出现在国有昏君、城有贪官时。根据他的打听,襄阳这一地界的知州不贤不贪,是个普普通通不折腾百姓的官员,可纵是如此,仍有百姓被饿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宋讲文眼中满满的迷茫。
陆安当然知道原因,她学过的知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一一天底下百分之一的富人占据了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资源,天底下百分之九十九的穷人去抢那天底下百分之一的资源,当然会有人饿死。但她现在不能把这话拿出来。
也许以后可以,但现在不行,现在拿出来过早了一些,还会打草惊蛇。陆安便告诉他:“这就是调查的含义,这便是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的含义。”
你不去调查,不去亲自看一眼百姓生活如何,又怎能轻言民生富足?富足是从当地物价,从城里市集看出来的吗?宋讲文沉默着,对着陆安鞠了一躬。
大
陆安领着学生们开始梳理起了调查报告。
襄州和房州不同。房州多山地丘陵,农作物以小麦为主,襄州水源丰富,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且,水稻可一年两熟。
亩产二石至三石。一年两熟就是四石至六石。亩产已经很高了,可就这样还有百姓能被饿死,这才是宋讲文情绪崩溃的来源。
陆安不语,只是引导他一一还有其他学生,去看另外一项数据。一户若有夫妇二人两个劳动力,无牛,可种稻二十五亩上下;有牛,可种稻三四十亩上下。
但这是水稻一年一熟的耕作量。
水稻一年二熟时,一户若有夫妇二人两个劳动力,无牛,可种稻十七亩上下;有牛,可种稻二三十亩上下。
瞧着稻田种植面积是少了,但一年两熟,总收获是增多了。如果这稻田是农户自己的稻田,那这收获的确可观。但是……
“豪强乡绅人数不足襄州人口之一成,但稻田数量足有总数量之四成。”“大小地主人数占襄州人口亦不足一成,稻田数量能占三成。”“如此,便去了七成。”
“自耕农只占襄州人口二成,稻田数量占总数量的三成。”“余下六成人口,多是佃户!他们没有田地,只能去租种豪强乡绅、大小地主的农田。”
襄州的租佃,分成大多数五五分,而如果需要主家提供牛来耕作,那就是主六佃四,佃户自己有牛的情况非常非常少,不计在平均计算中。主六佃四,是扣除赋税、种粮后的主六佃四,没扣除前,按实际算,其实是主七佃三。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