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有才华的人,被大众欣赏固然开心,但真正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和他们同级别或者高级别投来的赞许和肯定。
应劭之此刻就是如此。
陆安只是对他说了一句:“听此《将军令》,陆某还以为见到了天策上将在营中。”
应劭之便眼睛亮得不行,那神情,比官家亲自夸他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令人侧目。
“多谢。“应劭之矜持地点点头,又侧头看向弟弟:“益之,到你了!”应益之其实不是很喜欢出风头,但既然兄长要求,他便也只能微笑地上前:“叨扰了。琴棋书画中,某擅书,可能试此道?”山门外有书桌,也有现成的笔墨纸砚,应益之便铺好白纸,用镇纸压住,避免风吹起,影响他发挥。
这只比兄长小两岁的青年竞是双手各执了一支毛笔,在众人震惊的视线下,一同落笔。
应劭之弯起嘴角,为自己弟弟的大放异彩而万分骄傲。所有人都看到应益之左右同书,左手写的是那柳公权的正楷,平日里临摹的应当是《玄秘塔》,书法既端且正,那一板一眼的笔画疏密之间,又兼有柳体的瘦硬。
柳帖是笔力弱的人练字的首选,在场人少有没临摹过柳公权的正楷的,是以,大伙儿都能品鉴得出来,应益之这手柳楷从神气到间架都十分精湛,几到以假乱真之境。
人群中不时有喝彩者一一
“好笔力!”
“好风致!”
“好书法!”
夸赞声此起彼伏。
而他右手,却是用了欧阳询的欧体,以笔法险劲著称,是和柳楷截然不同的风格。
一个人,两支笔,左右开弓,同时落下,居然能写出两种相反的笔法?应益之左手右手写着两种不同的书法,众学子左眼右眼看着两种不同的书法,忙得差点两只眼珠子都要给转晕了,恨不得爹妈多生一双眼,方便各自紧盯着一方看。
他们惊叹,他们震撼,他们窃窃私语,说此人书法一道上造诣颇深,往后前途不可限量。
但一众人中,唯有房州来人,虽震服于这左右同行,风格各异的书法,但所有人都能注意到,他们只是震服,精神上却没有为此沸腾,就好像……已经见过了更好的。
应益之也注意到了这点,笔尖微顿之下,他凭着直觉看向了位于房州学子之中,被围拱簇拥着的陆姓郎君。
视线相对之下,那面若冠玉的美男子向着他友好地笑了笑。应益之的笔势便不小心别了一下,细微之处的错误如同沾在窗上轻薄的雪花,旁人不太能看出来,唯有书写的人在写完停笔之后,默默盯着这张出错的书法看,不知道在想什么。
大
经由这两兄弟的横插一脚,后续来人都自发依先例,皆各显神通。有人妙笔丹青,所作之画栩栩如生,灵神具备,风吹纸响的声音都好似成了那画上猛虎的啸声。
有人闭目下盲棋,记忆非凡,心算高超,同时下几盘棋,以一对五不落下风。
有人敲杯击盏,作乐的同时,合着调儿同声作词。有人……
三州才子多若过江之鲫,这天下能以才华拨弄天下风云者,不单只陆九郎一个。
但应劭之却是认准了陆安。
在房州学子们往山上去时,他率性而为,竟是步履飞快,几乎是跑着追向陆安:“前方兄台稍等!”
待众人停下之后,他快步上前,拱手作揖:“在下应劭之,字守慈,家中行大。此乃舍弟二郎,应益之,字逾思,不知诸位如何称呼?”说是诸位,但在场人都知道,他只想认识陆安。陆安便当先做了自我介绍:“在下陆安,字九思,行第为九。”其他学子亦是和应氏兄弟俩互通了姓名排行和字。随即,双方便攀谈了起来。一边聊一边拾级而上。上了十阶,却见左右两边有石柱,柱上有联,皆缺下联,一问守柱的人,对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