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2502章 这两物件,真不错!

第2502章 这两物件,真不错!(2 / 3)

瓷器中都属凤毛麟角,存世极为少见的珍品。

陈阳凭借多年的专业眼光和丰富经验,一眼就认出这件观音瓶的非凡来历,这物件正是著名古瓷专家耿老在其权威著作《明清瓷器鉴定》第&nbp;213&nbp;页中,专门介绍的那类稀世珍品,就连故宫博物院也仅仅收藏有一件造型类似的同类器物,这绝对是开门见山的真品,其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不菲。

第二件是一纸丹青,潘天寿的《春塘水暖》。

陈阳的目光落在那略微泛黄的绢帛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头水牛。

这水牛并非警觉地站立,而是半卧于地,前蹄轻松地搭在一块青石上,牛角低垂,牛首微侧,似在假寐。潘天寿的笔墨浑厚有力,却又透着灵动,仅凭寥寥数笔,便将水牛那沉甸甸的躯体、粗糙的皮毛,以及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慵懒与满足,刻画得入木三分。

背后的景致同样耐人寻味。整幅画的基调是赭石色,这是潘天寿标志性的“潘公石”底色,浓郁而沉稳,为整幅画定下了基调。

在这片赭石色中,点缀着几朵山花和数丛野竹,皆是他《雁荡山花》系列常见的元素。这些山花野竹并非工整排列,而是随意点染,看似不经意,却又在构图中达到了某种平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竖幅的构图更添几分纵深感,仿佛画面之外尚有无尽空间,引人遐想。

最吸引陈阳的,是画中两段题跋。

一段以行书书就,笔势流畅潇洒;另一段则以隶书写成,古拙中带着几分俏皮。两段题跋记录了潘天寿由指墨创作转向笔墨创作的思考转变,甚至还记录了一件趣事画家自嘲“健忘特甚”,画完此画后竟忘了画了什么,待友人指出后才恍然记起。

这看似轻松的调侃,却让陈阳对这位大师的谦逊与幽默多了几分敬佩。

目光扫过画心,陈阳瞳孔微缩——他发现了几道淡淡的粉笔印痕。这些痕迹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却也带来了某种历史的厚重感。他仔细辨认,推测这些应该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或许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某些狂热分子用粉笔在画上留下的标记或批语。

两件文物,一件跨越数百年的康熙釉里三彩观音瓶,一件凝结着近代大师心血的《春塘水暖》,一古一近,皆是开门见山、价值不菲的珍品。尤其是那观音瓶,堪称重器,在陈阳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陈老板,您看……这两件,我想抵押五十万,您方便么?”中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充满了期盼与不安。

陈阳眼神微微一闪,五十万?陈阳心里默默笑了一下,先不说这件清康熙&nbp;釉里三彩海水龙纹观音瓶价值几何,就眼前这幅潘天寿的春塘水暖图,明年就可以轻松卖到66万!

墙上的挂钟滴答声格外清晰,陈阳没有立刻回答,他轻轻合上锦盒的盖子,指节在光滑的木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了几下,每一下都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决定。

“咚、咚、咚。”敲击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响亮。

中桥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目光在陈阳的脸上搜寻着任何可能的答案,哪怕是一丝希望的光芒。

陈阳的手指停下了敲击,然后抬眼看向中桥,目光锐利而坦诚,那种直视人心的眼神让中桥感到既安心又忐忑。

“中桥先生,”陈阳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富有磁性,“这两件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尤其是这件康熙官窑瓶,堪称精品。”

他的话语中透着专业的权威,让中桥原本悬着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这件釉里三彩观音瓶,工艺确实精湛,色彩搭配也十分考究,在市场上属于稀有品类。”陈阳继续分析着,“青花的发色,豆青釉的光泽,还有釉里红的艳丽,三种颜色完美融合,这样的技法在康熙朝也不多见。”

最新小说: 斗罗绝世:成了霍雨浩金手指! 引诱清冷权臣后 成龙快婿 孤锋莫宁 亡妻回归的方式不太对 娇软丫鬟上位后,禁欲王爷宠入骨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 空间系统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样样行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