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的,贾政大手大脚花银子,花得都是大房的银子,大太太不给也正常。原先等着贾政回来后好回府的三个清客,贾政自己是请不来的,书房也被当成学堂,想找个闲谈的地方都没有,无奈之下,只好请最要好的那一个清客,待在正堂跟他聊聊天。
老太太看他实在无聊,在外头买了个懂些诗书的漂亮丫头,陪着他红袖添香,日子也好过一些。
贾老太太就算在心疼他,贾赦和贾珍都死死盯着呢,她不好明着帮衬。等省亲之时,娘娘回府,大家知道二房的前景依旧光明,自然就会好起来。到年底之时,建好省亲别院的人家终于一个个上书约定好时间,贾家也约了,就在上元节之后,是四个妃位娘娘里头最晚出宫的一个。前头三位娘娘家中要不是手握重兵,要不就是一品大员,基本都生育过,只是年纪都不大,比皇后娘娘所生的太子差得有点远。上皇年纪很大,新皇年纪也不小,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太子的地位明显更加稳妥一些,近些年已经入了朝堂,还没有开始培养心腹大臣,等上皇走后,皇权稳固,估计就要开始准备这些事情。新皇的身体明显不如上皇那般硬朗,想活到上皇那个年纪,只怕是不能够的。
三位娘娘的地位远不是贾元春这个新晋宫妃可以媲美的,所以晚一些也正常,时间基本都定在正月里。
今年的年对于京都的百姓来讲,便是富足又欢乐的一年,各个手里赚了不少银钱,从年底开始,集市灯会庙会各种活动一直没停下,城里都不设宵禁。贵妃省亲开始,更是一路都撒着铜板和糖角,热热闹闹好不引人围观。贾琏这一年学习很努力,发誓定要有一番作为,送年礼之事,终于悄悄去见了那位传说中的舅舅,舅舅一看便是个儒雅人物,抚琴赏花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身旁跟着两个年轻的弟子,仪表堂堂姿容卓越,似乎名声响亮,在酒楼之时见过他们受人追捧的场景。
见他来,两位弟子自动推开,他们跟着先生学了近十年,先生的身份自然心知肚明,先生没有儿女,贾琏勉强只能算半个。贾琏一看到这位舅舅,温和模样并没有赦大老爷说得那般可怕,想起故去的生母,竞无半点印象,红了眼眶神情难免露出委屈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