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施恩(2 / 3)

疼儿子也没能去劝解,赵姨娘那破嘴却忍不住,若只有贾环一人,贾政未必上心,加上一个贾兰,那可是嫡出的孙儿,贾政完全忽视那也不可能。贾兰的学业可不差,有贾雨村的耐心心教导,贾兰的学问远远超过贾环和贾宝玉,是二房最争气的那一个。

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贾政倒是狠罚了一顿贾宝玉,王二太太让贾兰和贾环给贾珠和老太太佛教,贾政却不管,一番告状非但没起到作用,还被训斥一顿不知孝顺长辈。

恨得赵姨娘和李纨暗自落泪,王二太太也更加明目张胆拿捏着两个孩子,时不时找理由将人从学堂请回来。

最后还是王熙凤给李纨施个恩,想着结个善缘,跟老太太提了这事,再怎么说也是贾家的爷们,能读书愿意读书是好事,哪有这般总拉人回来的情况,夕人瞧了去还以为王氏容不下两个小爷呢。

而且贾兰还是嫡出的晚辈,贾珠唯一的儿子,如此薄怠,贾珠在底下该有多心疼,他自己一辈子都想考上进士,儿子身子骨更好些,说不准能完成更换门楣的事情呢?

不愿意读书的,便不要强求,她们这样的人家,分到的家财,都够宝玉一辈子享福的,有老太太和王二太太帮扶,没有考上功名又有什么要紧。贾老太太的确如此想着,宝玉她的确寄予厚望,但能不能行真的说不准,贾兰倒像他父母,瞧着是块料子,还是嫡出,对贾珠,贾老太太如何不心疼。这事在贾老太太这儿过一道手,每日晨昏定省让王氏都来,道几句希望儿孙都有自己的出路,王氏若听不明白,那就多来几次,听得明白,自然知道该收手。

除了王氏这儿,贾老太太还让鸳鸯去跟贾政说,往后书房这儿就尽量不要留后院的人,府里断然没有让儿孙不读书纯粹抄经的习惯,若是真孝顺,好好读书上进,比什么都强。

她是不许小辈给她抄经的,想要抄经多得是丫头帮忙,字还更好看些。贾珠也是,让李纨多烧几根香,甚至让她自己抄,都比让贾兰抄更妥帖些。李纨是愿意抄的,主动开始替儿子抄书,眼泪汪汪在佛前跟贾珠告状,他唯一的儿子都快别人踩到泥地里去,还是被自己亲祖母如此对待的。这个情,李纨打心底里认下了,当初贾雨村来府里教书,也是王熙凤提议让所有适龄的孩子全部去上课,贾琏提醒贾雨村可以适当考虑每个孩子的进度,价钱都是好商量的。

知道是他们故意为之,李纨还是感念无比,至少让贾兰有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好好读书,有个进士出身的夫子耐心教导,这一年里贾兰的进步是看在眼底的,远比在族学要好得多。

赵姨娘没好意思直接跟王熙凤道谢,却让探春多帮衬着二奶奶,说说好话,绣个鞋面给二奶奶,探春虽说对贾宝玉很看重,对贾环同样看重,尤其是进学后的变化,她时常都是会关注贾环学业的。贾雨村布置给贾环的课业,探春一五一十都要求他完成,将自己的笔墨和纸张都匀一些给贾环,让他多多练字,比不上贾兰,却绝对能将宝玉甩得远远的再多学几年,考个秀才应当没有问题。

她的婚事如今也不着急,老太太说了,府里的丫头她来找婆家,二奶奶也说了,以后会找一些合适的人家帮衬琏二爷,进士出身的人就极好。包括迎春和惜春,一概都已经被王熙凤纳入麾下,二奶奶说,她们一个都跑不掉,都得拉着女婿跟娘家走动一二的,不是四角俱全的人家,姑娘嫁过去没一点用处。

体面的嫁妆也已经开始筹备,都走公中的账,还有近十年时间,每天攒一点,都够她们一辈子富足的。

直到府上丫头婆子和小厮掌柜一一被清算,田地慢慢买回来,府里的进项能恢复到一万四五千两,支出省到五六千两,公中越来越富足,荣国府才终于协复往日的平静。

大太太管着家,大宗的支出都是不许的,贾赦配合他,贾政想说什么,也被大太太几句话羞得无言以对,这荣国府终归是大

最新小说: 星轮之星空之主 废土:非酋她今天交房租了吗? 克苏鲁版牧场物语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浮天之上 穿到ABO世界不做恋爱脑 斗罗叶骨衣:穿回过去,还称帝? 朝生暮死蜉蝣命,今日方知仙是仙 安格荣耀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