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说完之后,缓缓抬头看着始皇帝。
始皇帝点点头。
赵陀抱拳说道:“廷尉说的,固然能使百越牢固。”
“但士卒无法适应南方的炎热,又背离中原,若不安抚而让他们驻守在南方,越人因为丢失故土而越战越勇,我军因为背离故土而士气羸弱,我担心这样的大军,无法平定岭南。”
这一番话,令李斯也陷入沉思。
赵佗二十余岁成为平定百越的副帅,时任南海郡守任嚣病死之前将任命文书交给他,士卒们愿意听从他号令反秦,赵佗是很受将士拥簇的。
丞相王绾说道:“我记得,秦国地广人稀,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孝公用徕民的政策把其他国家的民众招致来秦国。”
“天下虽然已经统一,陛下何不尝试用这样的计策呢,将中原人多的地方民众,迁户至岭南,赐给他们爵位。”
“若是有愿意获得爵位的,可以让他们前往岭南,若是想在百越养儿育女的,也能让他们留下。”
蒙毅抬起袖子,朝丞相王绾作揖:“如果在闵中设立郡县,谁来去担任县令呢?”
李斯想了想,良久之后才说道:
“百越的县令,一般的卿士是不足以担任的。”
“担任百越的县令,既要防范越人反抗,又要治理当地民众。”
“返回的将帅,都是很好的人选,这样的形势,至少要相持到平定西越之后。”
一旁负责记载史事的太史令笔耕不辍,不断记录。
听了许久,始皇帝手从宽大的袖子伸出,拿起笔,缓缓说道:
“把这些
“都告诉王贲吧!”
………
大清晨。
陈远青觉起,矮案上堆砌着小堆竹简,阿父帮他把所有常看的书都做了注释。
“是主父叫人送来的。”仆从喜说道。
穿上鞋,沿着廊道快要走到堂屋的檐角,看到树影斑驳的大槐树下,赵佗和阿父相对跽坐着。
赵佗是行事认真的人,凡军中部下士伍所立功劳势必会认真写在竹简上,为他们请功,公平公正,这次带领中原迁户百姓前往岭南,来与陈直善细化具体事宜。
赵佗肃着脸,如果不了解他,恐怕会以为他是不好相处的人。
“这酒好喝。”
“家里仆人酿的。”
“还是咸阳城好,百越连生火也很艰难,哪怕能升火,也找不到会酿酒的仆人。”
“咸阳城虽然好,但我和你始终要前往百越担任令官,不知道您认为郡县应该如何治理呢?”
说着赵佗站起身给陈直善倒酒。
在百越可喝不到这样的东西,哪怕平日很少小酌的陈直善,今日招待客人也用它代替了茶。
郡县治理难在哪里?
中原庶民迁户至百越,越人痛恨百越以外的人,势必会屠戮他们,如何友好相处?
越人激愤一定会反抗。
如果屠杀他们来镇压百越的暴动,越人和县令之间的矛盾一定会越来越激烈,庙堂只说让他们去担任县令,可不会帮忙想出具体治理的办法,一切都要靠自己想办法。
忽然听到咚咚咚的轻微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