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悠闲唐朝 > 第一百零九章 魏徵

第一百零九章 魏徵(2 / 4)

魏徵在这两个团队中都没有受到重视,更别提采纳他的计策了。

魏徵也阻挡不了当时天下大势的发展,很快,窦建德被大唐消灭了。随波逐流是乱世之中绝大多数文人的生存规则,魏徵并没有做出为主“殉情”的举动,照旧,谁收留自己就投降谁。

从此魏徵开始为大唐服务,大唐没有被谁给灭了,魏徵也就一直待在这里。

而正是在大唐,魏徵开始真正发挥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此时的他已经是四十岁了!以前的经历,让这位知识分子经受了战火的锻炼和洗礼,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深刻体察到了下层百姓的艰辛和疾苦。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才让他毫不犹豫地与李二争执,勇敢地指出自己老板的过失,这份勇气不是每一位大臣都能有的!

魏徵投降大唐后,当时还是太子的李建成听说他有才,就让他做了东宫洗马,管理家里的书籍,虽然官不大,但怎么说也是准皇帝的人。

魏徵是位很不错的打工仔,谁是他老板,他就用心为谁谋划。看着太子和李二为争夺皇权冲突日益加深,他就劝李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可惜的是,李建成跟魏徵的前两任老板一样,都不大听他的话,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如果李建成听取了魏徵的建议,历史就要改写了。

李二幸甚!

玄武门政变后,没有站对位置的魏徵理所当然地受到牵连。按照李二的性格,他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都杀得干净,更何况魏徵这个太子党羽呢!史书上说是因为李二重视魏徵的才干,才不杀的。这也许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那李二当政后,为什么没杀魏徵呢?

第一,可能和李二手下众多SD豪杰有关系。在李二众多嫡系中,很多人都是原来李密的手下,跟魏徵比较熟,再怎么说当初也是同事,求求情,说两句好话还是有可能的。而李二当然要给这些人一些面子了。

第二,说句实话,魏徵的官很小很小,至少在李二眼里是这样。最重要的是,魏徵一直都没有成为太子集团的核心骨干。因此,除了那些重要首脑人员被杀,其余的都没追究,李二很懂得怎样迅速让政局平稳下来。

第三,从李二本身说起。李二还是很有容人的度量的,对他来讲,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他能容忍魏徵,这一点就比历史上很多皇帝强。

第四,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当时的中国结束分裂战乱没多久。而在乱世之中,人们为了活命,今天投靠这个,明天又投降那个,并没有所谓的气节和忠贞观念,当时人们也不会因此批判这些人。这也许是长期乱世中,人们默认的生存法则吧!因此,对魏徵来说,不停地投降并不代表他的人格低下,李二也不会因此而看不起这个人。

李二看重魏徵的品行。魏徵为人耿直,敢于据理力争,不会委曲求全。即使后来在李二手下做事,他这个脾气仍旧没改。这也许是李密、窦建德、李建成都不大喜欢这个人的缘故吧,而李二却能容忍这种脾气,所以他能成为千古一帝!

魏徵也因为这种个性,而被史书大写特写,搞得现在一提李二就要提他,一提贞观之治,也必须要提到他!能在历史上如此出名,魏徵也算没白活。

一个普通人经常会犯错,帝王也是如此,而他们犯错却很少有人指出来。大臣那么多,说真话的没几个,主要还是不敢,伴君如伴虎,大家都是打工的,老是被老板惦记着可不妙!而魏徵却不惧怕这些,要么你别让我看见,看见就说!

魏徵就因为这种不怕死的举动,名扬朝野内外!有的时候,连李二家里想讨个小老婆他都要劝谏!

贞观二年,那位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不知怎么,听说有位姓

最新小说: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状元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