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星期二。
上班后,谢金志又跑来报喜:“于总,V某信朋友圈仅上线三天,就累计发布了3500万条朋友圈,平均每0.6名用户就发布了一条朋友圈。”
“还不错。”
这在于浩的预料之中,他问:“微聊那边有什么反应吗?”
“我倒是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谢金志突然有些幸灾乐祸,“我听说,康斯因为小咪B轮融资的事情,差点跟猩红资本闹翻了。”
“这就是激进营销的苦果了。”
于浩对康斯还是有些同情的,像猩红资本这样的大鳄,一旦牵扯进来,要想甩掉可就难了。
简直像是贴身的狗皮膏药。
小咪作为一家初创公司,首轮融资就高达1亿美元,猩红资本至少也能拿到25%的股份,甚至可能更多。
这可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
这也是为什么于浩一直对资本持反感,不愿意融资的原因之一。
一旦融资,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虽然在外面光鲜亮丽,自诩为成功人士,但实际上在背后是无边的阴影,有着一个个操控一切的资本大佬,如同提线木偶。
创始人做的每个决策都可能受到来自资本的掣肘。
哪里能像于浩这样自由自在,一个人就能轻松决策京萌控股的大小事务。
“不管怎么说,微聊对我们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小了,只要做好这一轮春节营销,就能彻底确立胜局。”
于浩并不打算参与别人的纷争,也搞不懂。
“我也是这么想的。”谢金志点头,“所以,接下来半个月,我可能都要化身空中飞人,在全国各地飞,协助筹建引领科技各省办事处。”
为了这次活动,他可是将运营部一半的精英抽调到各省,全力主持大局。
当谢金志突然展示了年终奖方案给于浩时,这位引领科技的负责人面对着一个棘手的局面。虽然公司春节期间大部分员工都可以休假,但科技运营和技术团队需要留守,确保活动运作顺利,谢金志也被确定要在公司度过春节。
于浩接过文件后发觉其中的方案有些不妥。引领科技的员工数量已迅速增加至325人,再加上即将在各地设立的办事处,总人数将很快突破400人。相较于巨头企业如腾讯,拥有数千员工,引领科技的规模虽不小,但目前只专注于一款名为V某信的产品,且仅限于内部基础平台,尚未拓展至公众号、小程序、视频或外部链接。员工主要分布在研发和运营两大业务板块。
虽然提出的年终奖总额高达1000万,平均每人约3万,对于全年全勤的员工来说并不算过多。然而,公司去年注册不久,大规模招聘也是在不久之后进行,因此大部分员工只在公司工作了短短3至4个月。这使得提出的年终奖方案显得有些过分慷慨。
于浩面临着不好拒绝但也不能随意批准的困境。为了维护公司的审核程序,他决定将文件归还给谢金志,并建议他按照程序找人力资源部门的伍总监审批。这样的做法既避免了直接拒绝谢金志,也维护了审核程序的合规性。
尽管谢金志无法驳斥于浩的建议,但显然他也失去了之前的自信。这场看似简单的年终奖问题,暗含着公司未来年度奖励方案以及子公司的问题,需要审慎考虑和正确处理。
谢金志在郭靖寒那里品尝了鳖后,提交了1000万的年终奖申请,然而最终只获得了650万的审批通过,可谓是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当然,郭靖寒仅具有审核权限,最终的审批权仍需由于浩亲自签署。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于浩明显以郭靖寒的专业意见为主导。
此事曝光后,郭靖寒在掌握公司的权力初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威望,被引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