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飞一进门,总算是解了谢云安的围。他翻身下床,帮着找人。张炳林得知宝贝儿子生了病,当天就坐火车回去了。
两年前,张炳林和江翠莲正式成婚,没过多久就生了他盼望已久的儿子。他算是把家安在广州了,一年总要回去很多次,现在这个物资供应站主要是谢云安负责业务,张炳林只是出主意,打打下手,他是有儿万事足。
谢云安送走张哥,从火车站回来一直想自己的女儿,说来惭愧,出来五年了,他居然一次都没回去,心里老惦记着修家乡的路,需要很多钱。每年过年的时候和刘银飞都在驻地留守,要么谈业务走不开,要么是在外看风景,没家庭牵挂的男人倒底潇洒些。
今天张炳林匆匆回家,心急如焚的样子,谢云安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苏婉宁,这些年,他一年两次的往苏家寄钱,也跟吴传辉有书信往来,得知女儿除了瘦小,别的都挺好。所以他也就安心的在外挣钱。今天受了张炳林的刺激,他下决心,今年无论如何要回家看女儿,他算着日期,宁宁今年七岁多了,应该上小学了吧。
老街的吴传辉看到的只是宁宁生活在苏家的表象。是的,在别人眼里,苏家待宁宁的确不错,没饿着没冻着也不打她,生病也带去看医生,特别是宁宁生病不舒服时,外公外婆轮流陪着熬夜。
但是,成年后的苏婉宁回忆起八岁前的这段时光,心里确有颇多想法。要说外公外婆对她不好,也不是。老年人骨子里的重男轻女思想,那种对孙子和外孙女各种细小的差别对待,使幼小的心灵倍受打击,好多的小事令她如鲠在喉,实在不开心。
苏婉宁清楚的记得,自己懂事应该是六岁左右,她记事了。
那年春天,外婆家又添了两头小猪崽,宁宁和街上几个孩子兴奋的站在猪圈门前看着猪崽拱食,农村的孩子也没别的动物看。表弟苏婉军来的迟,想看猪崽玩,好位置被占了。他一把推倒宁宁,站在她的位置上,苏婉军平时给爷爷奶奶宠的任性,欺负苏婉宁是家常便饭。
宁宁给推的直接摔在石头做的猪食槽上,额头顶上登时就磕了小口子,血流不止。外婆唐传梅听到宁宁的哭声,还说宁宁事多,站都站不稳,这又要到医院去花钱包扎,嘴里絮絮叨叨的,反正是宁宁的错。旁边有孩子说是苏婉军推的。外公苏家旺就骂那个孩子瞎说,他家孙子很乖的,怎么会推表姐跌跤呢?
这一瞬间,苏婉宁觉的自己懂事了,明白外公外婆对自己没有表弟一半好。平日里,表弟的饭碗里时不时会埋着鸡蛋或者小块肉,而她什么也没有。苏婉军得意的把碗里的东西给她看,故意炫耀,当她的面吃的津津有味。宁宁去找外婆要,唐传梅就会说没有了,弟弟小,要紧着他。苏婉军虽然比宁宁小了一整岁,长的却比宁宁大一圈,高一个头,爷奶好东西都是先藏着留给他吃。
还有好多小事情,让小小的宁宁伤心,外公过年的时候发压岁钱,给宁宁一毛,给苏婉军多两毛,买零食如山栗子,苏婉军口袋给外婆装的满满的,而宁宁只有一点点......。
宁宁小,不懂这是什么意思,然后就找爸爸妈妈哭诉。
苏建元和谭桂兰可不惯着苏婉军,他们抓住苏婉军就是一顿暴打,这下苏家旺和唐传梅可不干了,他们护着大孙子,大骂儿子,儿媳妇。特别是外婆会骂宁宁,骂扫把星,把她女儿克死.......。
宁宁再大点时,老街上有些大孩子告诉她,苏建元和谭桂兰不是她的亲爸妈,是舅舅和舅妈。
苏婉军也听了这样的闲话,本身爸妈就不惯着他。在他看来,有了弟弟苏婉平后,爸妈对苏婉宁更好了,明明不是亲爸妈,咋这样疼她呢?明明自己是亲儿子,经常挨打,这让幼小的苏婉军也想不明白。
他当爸妈面不敢说宁宁,私下里